文龍,原名文子衡,自幼便非凡。人們說他命中藏龍,氣象不凡,而他的傳說,從「九方遊龍」開始。
一、靈氣之地的誕生
文龍出生於雲川之東,一個名為「九方嶺」的小村落。那裡山勢錯落、水脈交織,流傳著古老傳說——當九條龍影同現天際,便有龍命之人降世,改天換地。
那年秋分,雷雲翻湧,九道金光在嶺上交錯,人們奔走驚呼。而一名嬰孩誕生於嶺下破屋,啼哭震樑,手掌蜷握如龍爪。他的父親是個落魄書生,母親早逝,鄰人稱其為「龍命孤星」。二、遊龍戲九方
孩童時期的文龍性格古怪,獨來獨往,喜歡在九方嶺亂石之中追逐風影。他時常將樹葉捏成龍形,命名為「青龍」、「赤龍」、「蒼龍」,以掌中風遊九方,故得「遊龍」之名。
村中老樵夫說,他見文龍夜遊時腳踏奇步、口誦古咒,一身陰陽氣繚繞如真龍出沒,便傳言他身負天命,未來將以「九方遊龍步」橫行天下。
三、初識劍意
十二歲那年,山中來了一位傷重劍客,自號「寒竹」。文龍偷偷跟蹤其練劍三日,竟能模仿其劍勢。寒竹嘆曰:「你天資過我十倍,卻不該學我的劍,你自有你的劍。」
於是他未傳劍法,反以棋布九宮、龍行八卦,引導文龍自行悟劍。文龍日日對山石演步、躍崖如龍,終於創出獨屬的劍意與步伐,被後人譽為「九方遊龍劍·無招」。
四、孤心問天道
然而,天資越高,孤寂越重。少年文龍曾問寒竹:「我若能行天下無敵,能否換來一知己?」寒竹沉默,留下一句:「劍不為人勝,只為心通。」後便離去,不知所終。
文龍自此更沉靜,常於溪邊雕刻石龍,與山風對話。他並非無情,而是過早看清人心冷暖。
五、命運初響
十五歲那年,邊地動亂,軍隊入村徵丁。文龍只身入帳,劍不出鞘,眼神如龍,迫使將官退兵三里。此事驚動南境,從此「九方遊龍」之名傳遍四方,而這也成為他捲入江湖與朝堂的開端。
這就是文龍的童年,一段孤獨卻光輝的啟程。他非為戰而生,卻註定以劍寫命,以龍行天下。未來的他,將踏上更廣闊的舞台,而「九方遊龍」不僅是步法,更是他的道——在九方天地中,自由遨遊,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