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無聲的入侵
林教授的實驗室位於一棟老舊的生物科技大樓,牆壁斑駁,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與陳年試劑的氣味。他是國內研究朊毒體(prion)的權威,數十年來埋首於這微小卻致命的蛋白質,試圖破解它們的秘密。
「只要一粒,就夠了。」林教授常對學生說。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種近乎偏執的敬畏。「一粒prion,就能摧毀整顆腦。」
那天晚上,實驗室裡只有林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小瑜。夜深了,螢光燈在桌上投下冷白的光,顯微鏡旁散落著一疊論文和咖啡杯。小瑜正在處理一組從牛腦組織中提取的樣本,準備進行蛋白質變性試驗。她小心翼翼地用移液管吸取液體,滴入試管中,動作熟練卻略顯疲憊。「老師,這組樣本的數據好像有點怪,」小瑜皺著眉,盯著電腦螢幕上的曲線圖。「正常蛋白的折疊結構好像……不對勁。」
林教授推了推眼鏡,走過來看了一眼螢幕。他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這不是正常的PrP蛋白,」他低聲說,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這是……變性的prion。」
小瑜愣住了。「怎麼可能?這組樣本明明是從健康組織提取的!」
「污染,」林教授的聲音冷得像冰。「一定是哪個環節出了錯。」他立刻戴上手套,檢查試驗檯上的器具。他的動作很快,卻掩不住手指的輕微顫抖。
那一晚,他們徹夜未眠,反覆檢查每一個步驟,試圖找出污染的來源。但無論怎麼追溯,答案都指向一個可怕的可能性:這粒prion不是來自實驗室,而是從外界帶入的。
第二章:同化的開始
第二天,小瑜開始感到頭痛。她以為是熬夜的後遺症,吞了兩顆止痛藥便繼續工作。但頭痛並未消退,反而像一團濃霧,緩緩籠罩她的思緒。她的動作變得遲緩,手指在鍵盤上敲錯了好幾次。
「小瑜,你還好吧?」林教授皺眉問道。他注意到她的眼神有些渙散,像是迷失在某個遙遠的地方。
「沒事,」小瑜勉強笑了笑。「大概是累了。」
但林教授的直覺告訴他,事情不對勁。他想起了prion的特性:它不需要DNA,不需要複雜的生物機制,只需接觸,就能將正常的蛋白質同化為變性形態,像病毒一樣無聲地蔓延。他回想起昨天小瑜不小心打翻了一支試管,液體濺到她的手套上。當時她立刻換了手套,但……如果有什麼東西已經滲透進去了呢?
他不敢再想下去,卻也無法停止思考。prion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的簡單。它不依賴複雜的遺傳密碼,而是直接改變周圍的蛋白質結構,像一場無聲的格式化,將正常的大腦一點一點侵蝕。
第三章:崩潰的邊緣
一個星期後,小瑜的狀況急劇惡化。她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症狀,常常忘記實驗的步驟,甚至連自己的名字有時也要想上好幾秒。她走路時會突然停下,像是腦中某個線路斷了線。林教授強迫她去醫院檢查,但所有的核磁共振和血液檢查都顯示正常。
「這不可能!」林教授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雙手緊握成拳。「如果真的是prion,這些檢查根本檢測不出來!」
他知道,prion不像細菌或病毒,沒有明顯的免疫反應,也不會在血液中留下痕跡。它們潛伏在大腦深處,悄無聲息地破壞神經元,直到一切為時已晚。
小瑜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某天,她在實驗室裡突然倒下,手中的試管摔得粉碎。林教授衝過去扶她,卻聽到她低聲呢喃:「它們……在動……在我腦子裡……」
林教授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已經毀了,這是庫賈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的典型症狀——一種由prion引發的絕症,無藥可醫,無一例外。
第四章:無可挽回
三個月後,小瑜住進了隔離病房。她的眼神空洞,言語斷續,像是被困在一個逐漸崩塌的迷宮裡。林教授每天都去看她,帶著一疊論文和實驗數據,試圖找到一絲希望。但他知道,prion的同化已經完成。她的腦子正在被一粒又一粒的變性蛋白質格式化,記憶、意識、自我——一切都在被抹去。
「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小瑜在某個清醒的瞬間問道,聲音微弱得像風中的燭光。
林教授握住她的手,喉頭哽咽。「不,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他回想起那晚的實驗室,想起那粒不知從何而來的prion。它只需要一次接觸,就足以引發這場悲劇。它不需要DNA,不需要複雜的指令,只需存在,就能摧毀一切。
尾聲:沉默的警告
小瑜最終在一個清晨離世,她的腦子被prion徹底侵蝕,留下的只有一具空殼。林教授關閉了實驗室,燒毀了所有樣本。他知道,這場戰爭他輸了,但prion的威脅永遠不會消失。
他坐在空蕩蕩的實驗室裡,盯著顯微鏡,腦中迴盪著一句話:「只要一粒,就夠了。」
prion,這種最簡單的「生命型式」,卻是人類最無力的敵人。它不需要繁複的策略,只需靜靜地存在,就能讓一顆腦、一個人生,化為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