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來自於這些短影音。滑一個、滑一個、再滑一個,時間過得非常非常快。有時候我們一打開 IG、Facebook、YouTube 等常用的社群平台,就開始滑別人的內容。
雖然也可以自己 PO 文,但我們卻花非常非常多時間在看別人的內容,結果往往覺得「很無聊」,心理又浮現:「下一個、下一個、下一個……」不知不覺間時間就過得非常非常快,快到超乎你的想像。
假設今天你有一整天的休假,如果將滑動短影音的次數或時間加總,其實蠻嚇人的。不如把這些時間投入到看一部優質紀錄片。像我最近打算看的兩部紀錄片:
- 2019 年的《10X A Click Funnels Story - The Untold Story of 10X Growth Con 2019》
- 2020 年的《Funnel Hacking Live FULL Documentary - A ClickFunnels Studio Presentation》
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我們稱之為 ILT:Invest, Learn and Teach(投資時間或金錢學習,再體驗後分享)。藉由這個動作,可以產出非常多內容,不管是透過 Podcast、Blog,或影音方式。
➡️ 重點是: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你把時間用在低生產力、低價值的事情上。 這也是我自我檢視的一個過程。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我們追蹤很多新聞、政治議題或其他主題,這些議題常引發強烈情緒,導致你一直 抱怨 某些人或事情。事實上,這是超級無敵浪費時間的做法。
請記住一點:
批評和抱怨是最沒有智慧的。如果罵人,就是愚蠢。
我再講一遍:批評跟抱怨是最沒有智慧的,如果罵人就是愚蠢。
➡️ 不要浪費時間在低生產力的事情上,也不要把精力放在抱怨上。 當你把時間精力注意力浪費在這些方面,別人就在你浪費的同時,有機會超越你。
之前提到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亞里斯多德的名言:
「我們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卓越不是單一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 如果你想要在某個領域、某個結果達到卓越,就必須反覆反覆反覆地去做,把它變成習慣;只有這樣,才有機會真正卓越。
分享日常小片段:
今天我陪老婆和姪女去公園,也吃了頗推薦的龍潭「中原客家小吃」,他們的炒麵超級好吃!之後我們在龍潭運動公園陪小朋友們走走、玩耍,我感到非常開心。
與小朋友相處,既要有趣,也要會轉移焦點,因為他們常有情緒,這考驗的是你的情商與智慧。
在公園裡,我看到許多家長帶小孩玩盪鞦韆、玩沙,這些互動不僅增加親子互動,也傳遞了「家人的能量」——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期盼。
我深刻感受到,父母無論觀念、照護或金錢,都投入了很多,我們應該非常非常感恩,因為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感恩方式不一定要多, 若還沒有能力物質回報,也可用言語、互動和關心來給予情緒價值。
關於未來的思考:
有一天我們可能會成為父母。
我讀過一些養育孩子、夫妻關係的書,也知道領養是另一個選項。這些都需要夫妻共同討論。無論是不是有小孩,我們都應該想清楚: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或伴侶?
接著,就要付諸行動,一步一步往自己理想的版本前進。而延伸議題之一,是關於「葬禮儀式」:試著想像那一天,會是怎樣的場景?有誰來?會講什麼?這種練習可以提醒你:什麼才是真正重要、什麼該被調整,該為什麼行動。
總結就是:
- 我們學了很多方法、工具、概念,卻沒落地執行。
- 比的是執行力,比的是誰落地能力更強。
- 如果你落地做得好,能力提升得快,經驗也會更多。
- 執行,就是改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