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時候會變得非常相似。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個月要支付的各種開銷與帳單,包含車貸、房貸、信用卡,或其他相關的費用……這些金錢與工作的壓力,讓生活變得非常規律。
你說這樣的規律是好是壞?其實也沒有絕對。但當生活長期陷入這種模式,我們可能會逐漸失去熱情,甚至變得麻木。久而久之,可能會出現一種內在的聲音問自己:
「為什麼我做了 A 工作、B 工作,每個月都只是剛好 Cover 掉生活費,最後剩不了什麼?而且還一直不斷重複同樣的事情?」這些內在的質疑與不平衡,慢慢地消耗著我們的動力。
如果你正在發展事業,這樣的感受可能會更加強烈。因為創業與業務不同於上班族。上班時,你投入一小時、兩小時、一整天,薪水都是明確的,是寫在工作合約上的。但創業不一樣,即使投入再多,也不見得會馬上看到成果。有時候,你投入了時間、精力,客戶卻不買單;有時候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
這些反覆的失落與等待,是一種內耗。
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去調整、去面對。因為做業務、創業,它本來就不是確定的「等價交換」,而是一種機率的挑戰。
我很喜歡一本書——《財富執行力》裡的一個觀念:「100:10:3:1」法則。
它原本是在談房地產的投資模型,但我覺得套用在人生行動力也非常有啟發。
你要看 100 間房子,才會有 10 間你真的有興趣,進而深入談判的可能是 3 間,最後成交的,可能只有 1 間。
這叫做:如果你沒有「100」的行動,就別妄想「1」的成果。
這也呼應了另一個我很喜歡的觀念,來自《執行力修煉》裡的概念——領先指標 vs 落後指標。
你能控制的,就是去看那 100 間房子;至於能否買到那一間理想資產、帶來回報,那是結果,不是你能控制的。你能做的,就是聚焦在你當下能執行的事上。
「做你能控制的事情,聚焦在行動上,剩下的交給時間去驗證。」
這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信念。
除此之外,我想再提醒一件事:
不要讓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把你的熱情、溫度澆熄。
不要因為這些瑣事與壓力,讓自己變成一個冷冰冰、沒有熱情的人。即使你現階段在財務上有些狀況,或覺得生活很無趣,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去為他人創造快樂與感動。
你多久沒有為你最親近的家人、伴侶、朋友,做一件能讓他們感動的事了?
這些事情不見得要花很多錢,甚至不一定要花錢。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有「心」。
我曾經看到一個短影片,內容讓我印象深刻:
一位爸爸知道兒子非常喜歡某一台越野機車,於是在他生日那天送他一個機車模型,雖然不是他最喜歡的紅色款,但兒子還是很開心。就在這時,爸爸從後面發動了真正的紅色機車,兒子一看到當場激動落淚。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一點點心意,帶來巨大的感動。
如果你有錢,你可以花錢創造這樣的驚喜;但就算沒有錢,你仍可以用創意與真心,創造開心、創造連結。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
去做你能控制的事情,去付出,去行動。
帶給你身邊的人開心、安心、信心,然後記住:不要讓生活壓力把你變成一個你不喜歡的人。
我們可以選擇跳脫思維,跳脫框架,重新找回那份熱情與溫度,繼續走在自己相信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