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與故事,我見得多了。今天不妨說個看似平凡,卻頗為諷刺的小故事。
你是否曾注意過,收銀台旁總會放著一個透明的慈善零錢箱?那是一個被賦予「愛心」意義的容器,彷彿只要投入幾枚硬幣,就能拯救什麼似的。但諷刺的是,真正每天需要被幫助的,也許正是站在你眼前、為你結帳、領著微薄薪水的店員。
更令人玩味的是,有些顧客為了一兩塊的差價與退換貨斤斤計較,事後卻又彷彿良心發現,把找回的幾枚零錢投進了那個沒有生命的捐款箱。他們也許並不知道,那些零錢將流向何處、是否真的派上了用場。但至少,形式上看起來像是「善良」。有錢人為什麼願意做慈善?多半是因為名聲、形象、與稅務考量,而不是出於本質的善意。說到底,真正理解貧窮的,往往還是那些也曾貧窮過的人。因為只有曾經在風雨中行走過的人,才懂得雨有多冷、風有多刺。
所以啊,當你下次在收銀台前拿捏著是否投下一枚硬幣時,也許可以稍微抬頭看看——那個真正需要你一點體諒與尊重的人,正站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