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8 | 整理一個角落
拖延著不整理書桌,灰塵越積越厚、書越堆越高,
最近都是把一本書攤開在另一本書上讀,
若要做筆記,就刻苦地墊在腿上寫。終於在今天,心血來潮,
戴上耳機,選好節奏澎湃的音樂,
展開書桌角落的清掃作業。
先清空桌面,沾濕抹布,
將日積月累的一層灰擦除,再用清潔紙巾細細擦拭一次,
表面摸起來滑溜溜的,真好!
桌上物品重新分類,
常用的整齊靠邊放;不常用的則收進推車,
看起來整齊舒爽多了!
好久不見的深色桌面,終於有露臉的機會了。
難怪有人說:「做家事,是最容易獲得成就感的方式。」
所言甚是,因為成果立即可見。
即使只是一小部分的整理,也能讓心情感到愉悅。
趁著這股氣勢,
我緊接著進浴室,把馬桶好好地刷洗一番。
這一天,真是清爽到連靈魂都閃閃發亮。
Day 9 | 聽一首歌
轉眼走到了 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 命運的風光⋯
記得在一本書上讀過,「人就是用一生的時間去體驗。」
生命的短長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當你回過頭來看,
當初計劃的獨旅,你真的勇敢出發了;
當年懷抱的夢想,你也奮力去追逐了;
青春時期的愛情,你確實嚐過個中滋味⋯
或許有遺憾、有後悔,
但那些累積下來的酸甜苦澀,成就了你的人生故事。
成就如沙堡 生命如海浪,浪花會淘盡 所有的幻想。存款與樓房 掙扎與渴望,散場⋯
呱呱落地的那時,是孑然一身,
曲終人散時,一切終成浮雲,
曾經的那些種種,到了離開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
就好像,這一切、幾十年,從沒發生過⋯
有沒有人 也笑憶過往,跌跌撞撞 當時的蠢樣。最平凡日子 最卑微夢想,何時才發現 最值得珍藏⋯
長大後,看過了世故和現實,
才明白每一個決定都需要經過衡量與取捨。
也才懂得,年少時對未來懷抱的憧憬、對夢想滿腔的熱血,是多麼珍貴。
那時候的我們,不是不怕跌倒,
而是有著一股堅信自己能再站起來的自信。
我不怕死亡 只害怕遺忘,回憶是你我 生存的地方⋯
雖然我不是五月天,
只是地球上八十億人口中的其中之一,
但有時候,還是會貪心地希望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我存在過的痕跡,
也許就像這樣,寫點字,
期望能在網路的某個角落,留住我的氣息。
離開的時候,就當我飛翔,自由飛翔⋯
或許不應該用悲傷來迎接死亡,
如果那是一種自由和解脫的形式,
那我們應該舉杯,回憶,用微笑來面對它。
這是我自傳 最終章,寫這首長詩 用一生時光⋯
五月天 —〈轉眼〉
2016年,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我還是一個入社會不久的菜鳥。
那時的我,以為人生會有一本教科書,只要照著前人的腳步去走,就能漂亮開局,完美結束。
對我來說,這首歌或許是對未來的投射,是一種人生的描繪。
2025年,再次聽到這首歌,經歷了更多磨練後,
我對現實和夢想的距離有了深刻的感嘆,
或許放下了曾經的執著與固執,
或許多了一點圓融,也多了一點灑脫。
同一首歌,在10年間,讓我看到自己的轉變。
Day 10 | 安排一趟變美行程
趁著雨停的空檔,去了趟美妝店,為今晚的居家SPA做準備。
好像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好好地敷臉、護理頭髮了。
前幾年曾很熱衷,每個月都固定去「女人的天堂」報到,
這是朋友間開玩笑的說法。
聽說哪家工作室不錯,就去踩點體驗基礎保養;
聽說哪位設計師厲害,就去整理三千煩惱絲。
其實是很舒服、享受的過程,
只是服務時,若沉默稍嫌尷尬,
而點到為止的社交聊天,又總讓人感到消耗。
漸漸的,就不太去了。
久違了的今天,決定給自己安排一場居家SPA,就從頭髮開始!
泡泡染雖然已比染劑方便許多,
但還是花了整整一小時,才把整頭黑髮染成柔霧色。
雖然辛苦,成果非常滿意,著色效果幾乎媲美專業沙龍。
接著是眉毛的修整。
沿著原本的眉型,剃掉雜毛,再打薄、修剪過長的部分,
果然,看起來俐落、精神多了!
洗完澡後,趁著浴室蒸汽尚未散去,毛孔還張開的時候敷上面膜,
再用美容儀按摩臉部。
閉上眼睛,聽著從房間傳來的音樂聲,嘴裡輕輕跟著哼唱。
如果是在專業美容院,可就得乖乖閉嘴,哪能像現在這麼自在!
看著鏡子裡自己的倒影,
剛做完居家SPA的我,看起來閃閃發光。
不只是外表煥然一新,心情也變得亮亮的。
Day 11 | 最想做的3件事
這個午覺一睡就是兩個小時。
中間按掉幾次貪睡鬧鐘,醒來時,已經將近下午四點。
其實今天快到午餐時間才起床,
因為前一晚又多貪了幾頁小說才睡。
簡單吃過早餐後,睡意席捲而來,撐了一個小時終究受不了,便決定去躺一下。
襯著午後的陽光,翻開蜜雪兒·歐巴馬的《我們身上有光》。
最近,負面情緒常常不請自來,靜靜潛伏著,
等我察覺時,已將自己困在黑暗深淵。
這本書剛好出現在書單上,像一束光,讓我在字裡行間找到一點溫暖與力量。
這幾天屋外總是颳著風、飄著綿綿細雨,
難得今天躲過烏雲,天空放晴,
傍晚時分,便到街道上遊走,享受著夏日暖風輕拂。
夜晚休息前,關掉日光燈、點上小夜燈,
什麼也不做,就只是躺著,
聽著剛剛挑選好的歌單,讓音樂從耳機裡緩緩流洩⋯
讀一本想讀的書、沒有目的地散步、聽著最喜愛的旋律⋯
今天,這樣的鬆弛感,剛剛好。
Day 12 | 問候一位最想聯繫的人
我們的緣分始於高中,是同班同學,
後來,不約而同地上同一所大學。
那年,我們一起離家北漂,畢業後,一個留在北部,一個移居中部。
在各自的職場奮鬥幾年,偶爾通電話、偶爾見面,
抱怨公司同事、描繪未來想望、分享戀愛故事⋯
我們無話不談,一聊就是幾小時,總是在時間壓力下被迫中斷。
之後,彼此的生活和工作越來越忙,見面的次數少了,
雖然訊息也少了,但在對方生日時互道的祝福,
像是一種默契的提醒,
「嘿!有事,我都在。」
一種溫暖、厚實的存在感,無需再多文字描述。
「我今天在街上看到室友,她帶著一個小男孩⋯」
「她最近帶小孩北上玩耍,剛好被妳碰上!聽說她最近⋯」
「真的好久沒見了!上次吃飯是兩年前,妳最近好嗎⋯」
「我都在這兒,隨時歡迎妳來!」
幾句簡單的問候,讓我想起好多事情⋯
我們高中時會利用短短的中堂休息時間,
衝刺到福利社搶麵包,再趕上下堂課;
午餐時衝進人山人海的販賣部,拼手速搶便當結帳;
體育課時,請生理假逃避下水學游泳;
放學後,上補習班前的空檔,一起上街覓食⋯
大一入學時,我們一起北上、搬宿舍,
第一個夜晚,彼此躲進被子裡落淚。
那時的我們,一起熬過考試週、搶演唱會門票、在北部實習、到美國交流⋯
人生的十幾年裡,我們一同成長,
經歷過數十次考試、十幾次工作面試;
跟妳訴說過上百個煩惱與憂愁,
無數次,妳都接住了我的眼淚與情緒⋯
「嘿!有空,我們再一起天南地北的聊一下午吧!」
雖然時間把我們推向不同的方向,
但回憶就像一條細線,把我們牽在一塊兒。
有時候,在人生的洪流裡迷了路,
就會想起那段單純又美好的學生時代。
想起妳總是笑得燦爛,充滿正能量,
想起那些我們一同創造的片段,
在教室、福利社、宿舍、學餐⋯
那些回憶,仍在我心裡閃耀。
謝謝妳,成為我青春裡最熟悉又安心的存在。
Day 13 | 為自己做過的5件好事
照顧自己—
學習與自己相處,試著傾聽身體發出的訊息,試著去掌握肌肉的運作。為了讓身心獲得釋放與放鬆,我下定決心養成運動的習慣,每週安排一堂體育課,讓自己有餘裕去應付生活,也能過得更好一些。
離開不適合的—
我毅然決然地離開對自己有害的工作環境,決定當自己時間的主人,做自己的老闆,慢慢走向自由。我開始追尋另一種生存方式,向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學習,報名行銷創業課、投資課,期望在不遠的將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達成理想的樣貌。
期待好事發生—
曾有一段時間,每晚入睡前,我都會提醒自己:世界的好,我的好,我值得擁有期待。搭配冥想的引導,讓感謝成為今天的結尾,也讓希望成為明天的開端。藉由吸引力法則的力量,迎來各種美好和可能。
陪伴自己—
一個人去旅行,想像起來可怕極了,真正踏出去後,更多的是享受。
看到漂亮的咖啡廳就走進去;風吹著舒服,就多走一會兒;拿著喜歡的衣服猶豫要不要買,也不再有人催促;貪睡就晚點再開始行程,甚至沒有行程也沒關係。時間都是自己的,感覺踏實而自由。
相信自己—
我常常懷疑自己,懷疑當初做的決定是否正確?懷疑現在前進的方向是不是對的?懷疑正在做的這些事,會不會終究只是徒勞?即使如此,我選擇相信,相信那個正在前進、試圖改變的自己;相信所有經歷終將成為養分;相信哪怕路途彎彎繞繞,跌跌撞撞,終將會領著我抵達理想的遠方。
Day 14 | 給這週的自己一句鼓勵的話
雖然這一週沒有完成什麼大事,也沒有創造什麼成就,試著在每一天的日常裡,尋找亮點,慢慢找回對生活的「感受」。
留意今天有「感覺」的人事物,去思考那些和過去、現在、未來的我產生共鳴的時刻⋯⋯
我把這些想法寫下來,讓文字成為我的儲思盆,替腦袋減壓、騰出更多空間。
這週的我,
也有好好吃飯、充足休息、安排運動,
每天寫點字、讀點書,
準時打卡上下班⋯
踏實的、好好的生活著。
【找回生活感│第二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