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嶺入谷:從576走入山上另一個世界|576森植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576森植誌語錄
每一口井,都是森林為尋根者留下的水鏡;映出的是路,也是歸。

8月4日再次回到林地,這一次是從原本無預期的林地巡查中展開。從576林地東緣出發,不為整地、不為清藤蔓,而是被一口偶然發現的水井喚醒了探索的念頭。

raw-image

井口沉靜無聲,僅被幾塊早已朽爛的木蓋覆住。紅磚砌成的井壁仍然穩固,青苔爬滿縫隙,落葉與濕氣交織出一種時間停止的氣味。這也早已不在日常復育路線之中。站在井前,彷彿能感受到早期農耕林作生活,那深植於這座山上的生活痕跡。

然而,水井帶來的,也是一道地形的轉捩點。循著井旁若有似無的小徑,我開始往上攀行。藤蔓開始密集,箭竹擋道,地勢逐漸陡峭,每一步都得小心落腳。原本熟悉的576林地,在背後漸行漸遠,林層變得濃密,光線灑落不均,空氣明顯更冷、更濕。

穿越幾處傾倒樹幹與風倒林地後,一道不算寬廣但極具地形落差的溪豁,突現眼前。地形如裂谷般豁開,峽壁間夾著一線水流。水不湍急,卻持續流動,滴落在覆滿青苔的岩面上,聲音清透,像森林心臟深處的低語。姑婆芋沿溪生長,與溪石間冒出的台灣紫背草、山龍眼、假酸漿彼此交錯,構築出自然而強健的共生體系。

這一帶明顯未曾受過人為干預,地貌原始,植群豐富且各自安位。與576林地下整理過後的樣態相比,這裡呈現的是一種混沌而自足的生態構造。就像森林自己書寫的章節,無需旁人註解,也無需剪裁修整。更讓我深深思考,那「自然再生」與「人為輔助再生」的分野⋯⋯

自然再生,是森林憑自身的演替節奏,隨時間緩慢修復傷痕,物種彼此遷移、生滅、繼起,最終重構出屬於當地環境條件下最穩定的組合。它需要時間,需要空間,也需要我們的靜默與克制。但它的回復速度,往往趕不上人類帶來的破壞。

人為輔助再生,則是在理解環境條件與生態特性後,透過適當介、整理——如清理藤蔓、減緩外來種入侵、選擇適地適種的樹種、修補裸露地表、導引水文流向,協助自然縮短回復的歷程。這是一種協作,不是控制,也不是取代;它需要謙遜地靠近自然,觀察它的語言,而不是強加人為邏輯。

在溪豁邊坐下,思緒回到當初踏上復育這片林地的初衷。是為了讓森林回復生命厚度,也建立起人與林地之間新的互信。但若沒有這次的上行與探入,就無法理解576林地並非孤立的一段。它是整個山系脈絡中被照見的一環,而那口井,就是森林選擇告訴我們的一個起點。

在回到山下後,我再次回望那口井。它未曾語言,卻用沉默留住過往。井口反映的不只是天光,還倒映出一種森林的深層結構——由水、石、根、記憶、時間共同組成的空間層次。我們今天所稱的「復育」,或許不只是種下樹苗與養護生態,更是願意踏入森林還沒說出口的地方,用腳、用手、用眼、用心去認識那些已經存在,只是等待我們理解的生命脈絡。

而這條從576越嶺入谷的路徑,也許不會成為日常巡林的主線。但它已悄悄在我們的地圖上劃下一筆,在思考林地經營的未來時,指向了另一個可能——從森林的源頭開始,與它重新對話。

文:🌲👣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藏山問行 Zàngshān Wènxíng
1會員
34內容數
這是一個人文博士回歸山林的旅程,也是一場覺醒的實踐。 七歲前,森林是我的家,溪水呢喃、柴火溫暖,父母的辛勤刻印在山林間。之後我奔波逐夢,直到內心召喚帶我回到山林。 於是,「藏山問行」為名,選擇「半林半聿 forinker」的生活,在森林裡復育生命,用筆點亮心燈。願點燃篝火,讓每個回望自然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2025/06/23
2024年7月底,凱米颱風洗禮後,576林地迎來首次真正的水流景觀。颱風過後的溪床驚喜與林間藤蔓繁茂的挑戰,成為森林復育過程中珍貴的一課。此次踏查與清理工作,深化了我與土地水脈之間的理解與連結。
Thumbnail
2025/06/23
2024年7月底,凱米颱風洗禮後,576林地迎來首次真正的水流景觀。颱風過後的溪床驚喜與林間藤蔓繁茂的挑戰,成為森林復育過程中珍貴的一課。此次踏查與清理工作,深化了我與土地水脈之間的理解與連結。
Thumbnail
2025/06/19
2024年七月,進行四次林地清整工作,聚焦於芒草斷根後的回復及高大檳榔的去除。陽光穿林而入、地瓜飄香、蝴蝶停駐,每一刻都在述說著森林自癒與重生的故事。下一步,將為被藤蔓纏縛的大樹解開沉重束縛,開啟更深一層的復育行動。
Thumbnail
2025/06/19
2024年七月,進行四次林地清整工作,聚焦於芒草斷根後的回復及高大檳榔的去除。陽光穿林而入、地瓜飄香、蝴蝶停駐,每一刻都在述說著森林自癒與重生的故事。下一步,將為被藤蔓纏縛的大樹解開沉重束縛,開啟更深一層的復育行動。
Thumbnail
2025/06/19
52024年六月,576林地進入第二階段清整。面對多年蔓延的芒草,我選擇以割草機與手工方式慢慢還地於林。這不只是除草的行動,更是與土地同步呼吸、細膩觀察森林自癒節奏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6/19
52024年六月,576林地進入第二階段清整。面對多年蔓延的芒草,我選擇以割草機與手工方式慢慢還地於林。這不只是除草的行動,更是與土地同步呼吸、細膩觀察森林自癒節奏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山上的木 漂流到 山下 變成山 流浪的狗 住在山上
Thumbnail
山上的木 漂流到 山下 變成山 流浪的狗 住在山上
Thumbnail
「努力不見得會有對等的收穫」,雖然沒遇上黃山大景,也一路親近了奇松與怪石,始信黃山。
Thumbnail
「努力不見得會有對等的收穫」,雖然沒遇上黃山大景,也一路親近了奇松與怪石,始信黃山。
Thumbnail
你們看過路的盡頭嗎?那是人類足跡未達之處,屬於恣意放縱的草木和各種生物......
Thumbnail
你們看過路的盡頭嗎?那是人類足跡未達之處,屬於恣意放縱的草木和各種生物......
Thumbnail
第一個分岔往文山選錯方向 四十五度角一坡接一坡陡上 月珠雄哥指路瞬間無聲無影 腿軟氣促迷途知返不敢勉強
Thumbnail
第一個分岔往文山選錯方向 四十五度角一坡接一坡陡上 月珠雄哥指路瞬間無聲無影 腿軟氣促迷途知返不敢勉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