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空性?從佛經到生活實踐的空性體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何謂空性?

你知道什麼是空性,什麼是空寂嗎?達摩祖師看神光大師求法之心非常地強,跪在雪地裡三天了,斷臂求法,連命都可以不要,何況世間的諸欲,怎麼會放不下呢?

達摩祖師受到他的感動,就問他:

「有何所求?」

他說:

「請法師為弟子安心。」

神光大師有一個不安的心。

以前神光是一位殺很多人的將軍,冤業纏身,當他禪定的時候,都很恐懼,冤親債主逼惱著他,無法安心。

達摩祖師:

「好啊!你把心拿來,我幫你安。」告訴他心的實相,你的心在哪裡?

神光大師這個時候,往自己的內心一觀照:

「內心了無可得。」

達摩祖師說:

「我把你的心安好了。」

達摩祖師就是用這個法門,讓你看自己的心。

「達佛深理,悟無為法。」你才會內無所得!當你已經體證到往自己的心去探討追求,往自己的心內下功夫,就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覺悟。

所以什麼叫做「佛教徒」?

佛教是內教徒;佛教以外,叫做「外道」。

為什麼?外道心外求法,佛教徒、內教徒不假外求,就往自己「心」上下功夫。

龍德上師開示:空性

如何在生活中體證空性?


何謂空性?修持《金剛經》的經中奧義


什麼東西是永遠不被摧毀的?那就是真理,就是空性,就是涅槃的境界。《金剛經》就在講空性的境界,所以在讚嘆《金剛經》講的,《金剛經》在的、安立的地方乃至於《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比如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我們大家常誦經的都耳熟能詳,你只要有這四句偈,乃至只有這四句偈存在的地方,那個地方的功德就像一座佛塔,大家可以繞行這個佛塔,而得到無量的功德,更何況你去修持《金剛經》經中的奧義,或去證得《金剛經》所講的空性,那功德叫不可思議。


何謂諸法空相?


《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法」是一切的事物;「諸法」就是種種的事物現象。都能夠當體皆空,都能知道這一些本質都是空性,叫「諸法空相」,能夠當下認取,而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樣一個狀態。 對「諸法空相,不生不滅」這個道理深心地認可。「我已經體會到、佛陀教我了、我讀經了、上師講了、我禪修了、我已經體會到、我深心認可,諸法空性 ,不生不滅。」心再也不動搖,就證無生法忍。 聽起來很容易,對不對?你修修看,要下功夫的!無生法忍是大菩薩的境界。人生在世都在這種因緣生滅、假合裡面不斷地遷流流轉,包括生死。沒有值遇佛法,永遠都沒有辦法停止輪迴。 希望大家都能實修佛法,用珍貴短暫的人生,追求涅槃極樂的境界。

念誦空性的經典為何能去除魔障?



為什麼念誦空性的經典能夠去除魔障?因為魔障,它要在我及我所執著的境界上安立。當你念誦空性的經典和咒語,你與空性相應,那魔他要安立在哪裡。他肆虐猖獗的地方就沒有了。


所以越能接近空性,越能體證空性,魔他就越來越就不能存在了。所以佛出世講這樣的一個涅槃寂靜的法門,體證空性正見的法門,魔宮震動。

證悟空性與因果捨取

raw-image


有人問帕當巴仁波切:「已經證悟空性的人,造業是有害還是無害?」仁波切回答:「真正證悟空性的人,是不會造業的,因為證悟空性和大悲心是要同時具足存在的。」

所以修持正法,應該以因果捨取為主要,見解和行為要一致不能悖離。

󠀠對於因果不虛的引導應該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樣。弟子們問尊者:「尊者您的修行超越凡夫俗子的境界,上師您是金剛持或是哪一位佛菩薩的化身示現的呢?」

尊者回答:「你們認為我是金剛持或菩薩再來的化身,這說明你們對我的信心,但是對於正法而言,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嚴重的邪見。因為我最初是依靠咒術降冰雹,造下嚴重的罪業,當時想:一定會墮入地獄,因此集中心力、專心一致,不懈地修持正法,依靠金剛乘殊勝的要訣,在相續中生起殊勝的功德。如果你們對因果無法生起虔誠相信的心,就無法對正法產生精進修持的決心。如果你們從內心對因果生起信心,像我一樣精進,所有的凡夫也都能做到,那麼你們相續中也會生起同樣的功德,那時亦可稱為是金剛持或佛菩薩的化身!」

󠀠

密勒日巴尊者最初造作不計其數的惡業,認為自己一定會墮入地獄受苦,因為害怕墮入地獄受苦,所以當生傾盡心力,精進修行,希望藉著佛法的加持力,可以超脫三界六道。因此,行者應當從內心對於因果生起極大的虔信心,並發願隨時隨地乃至細微的善業,也應該盡力持守,縱遇命難也不造作極細微的惡業。

󠀠

眾生對於因果不知如何取捨,擔心惡果,卻不怕造惡因;希求善報,卻不知種善因。菩薩是成就的聖者,知道因果業報不可思議,對於善惡的取捨都是非常戒慎恐懼,絲毫不敢違犯的。畢竟我們還沒有成就,對於諸法實相的體悟,無法領會。

󠀠

在沒有破除執著之前,我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意自己的利益來累積資糧,學佛修行。所以我們所做的功德,都摻雜著貪、瞋、痴、傲慢、懷疑和嫉妒等五毒的煩惱,以這樣不清淨的心來修行、做佛事、累積資糧,所得到的都是有漏的福報。

󠀠

—— 第7章 外共加行(共同外前行)─因果不虛.《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面對逆緣、逆境,如何練習空性?

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好的言語,甚至是毫無意義的議論言談,都一直掛放在心上;恐懼自己的權益、地位、利益會被損害等,煩惱妄想層出不窮,這就是「我相」、「我執」深重。

佛門常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換一個角度想,「聲即是空」,人家對你的這種好的、不好的音聲都是空性。不好的進去耳根也是空;好的進去耳根,你也不貢高、不驕傲 。

所以常觀事物的本質,它的自性就是「空寂」的。人生苦短,如果人生中的插曲、逆緣,大小的逆境都能干擾你,那恐怕你今生的道業,難以成就。

⚜️一個人越能夠禁得起逆緣、逆境,智慧就越高、心量就越大,將來成就一定會更殊勝。

共同助印《維摩詰所說經》2000冊

raw-image


⟡助印佛經善書之簡介

倡印佛經善書,讓更多有緣人能受持,對於眾生有很大的功德。如今全球災禍劫熾盛,刀兵劫、疫病劫、饑饉劫等層出不窮,尤其新冠肺炎的負面影響,更是全面性地擴及國際社會。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心繫眾生的安樂,不斷地講經說法,令人心向善。心靈是命運的總樞紐!殊勝法教一入心,當下即能化消災禍劫,並昇華生命的品質與意義。一人向善,一人可免於災禍;人人向善,則世間共業災禍消弭於無形!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開示:「教化對人的重要,大過於慈善救濟。所以,教化第一,救濟援助第二。」品德是一生的資產,是世代傳承、無價的人格資產,這是最基本的核心價值。品德教育雖無立竿見影之效,但卻能在潛移默化中發酵,從而改善社會風氣,建立祥和社會。

⟡《維摩詰所說經》佛教經典中的在家修行指南

《維摩詰所說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又稱《維摩詰經》或《不可思議解脫經》。此經以在家居士 維摩詰為主角,闡述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佛教經典中探討在家修行的代表作品。

此經中敘述 維摩詰居士示現生病,佛陀派遣弟子們前往探病,但 舍利弗、目犍連等聲聞弟子都因曾被 維摩詰辯駁而不敢前往。最後 文殊師利菩薩主動承擔此任務,與 維摩詰展開精彩的佛法問答。

此經的核心理念包括「不二法門」,強調一切對立概念在究竟義上並無分別,體現大乘佛教的中道思想。又闡述「空性思想」,說明諸法皆空而不可執著,是學習佛教哲學的重要經典。

突破「在家修行」的傳統觀念,維摩詰雖為在家居士,卻具有大智慧和神通力,對後世佛教思想影響深遠,特別是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視為融合世俗與出世間智慧的典範,啟發無數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菩薩道。

學佛修行者,出家者仍屬於少數;在家修行者眾,此經為在家修行的居士提供另一條解脫的康莊大道。

⟡助印功德不可思議

印經之所以功德殊勝,在於三施具足。以金錢印經,乃「財布施」;經典乃佛陀宣說正法,造印流通者,具足「法布施」;有緣人接觸經典,因而破迷歸覺,此乃「無畏施」。故為最圓滿的布施功德。

古德云:「一世利人以言,萬世利人以書。」貴在流通於天下後世。助印可與十方大眾結善緣,福慧增長,招感諸事吉祥!

⟡免費結緣佛經善書

本佛教會致力弘揚正法,推廣好書淨化人心,長期免費結緣法寶。佛經依照《大正新脩大藏經》正規校勘、嚴謹編排。符合十方善信法友需求:最適合誦經的大字體及經文難字注音、是念誦最佳版本,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索取讀誦,獲福無量。

點此免費索取珍貴佛經法寶,若少量索取可透過官方蝦皮

助印詳情→觀音山 共同助印《維摩詰所說經》2000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音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風自由的沙龍
10會員
141內容數
如風自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龍德上師開示指出人會生病的五大原因:宿業、我執、概念式思維、動氣、鬼神所趁。文章並提及透過懺悔、修德積福、迴向冤親債主等方式化解因果業報,以及積累功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分享了劉有生善人講病的真實案例,以及助印佛經善書的功德,並附上相關連結。
Thumbnail
2025/07/13
龍德上師開示指出人會生病的五大原因:宿業、我執、概念式思維、動氣、鬼神所趁。文章並提及透過懺悔、修德積福、迴向冤親債主等方式化解因果業報,以及積累功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分享了劉有生善人講病的真實案例,以及助印佛經善書的功德,並附上相關連結。
Thumbnail
2025/07/13
生活不如意?常做惡夢、身體不適、諸事不順?您可能正受冤親債主障礙!本文將帶您瞭解障礙的成因、命運的真諦,並提供快速消災解厄的三種方法:參加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免費登記超薦蓮位及祈福祿位、虔敬心向慈悲龍德上師請法。透過佛法,改變命運,遠離苦難!
Thumbnail
2025/07/13
生活不如意?常做惡夢、身體不適、諸事不順?您可能正受冤親債主障礙!本文將帶您瞭解障礙的成因、命運的真諦,並提供快速消災解厄的三種方法:參加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免費登記超薦蓮位及祈福祿位、虔敬心向慈悲龍德上師請法。透過佛法,改變命運,遠離苦難!
Thumbnail
2025/07/06
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曾經開示:「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無論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人,或者是鬼道眾生,其中都有曾與我們結仇結怨者,這些人見了我們自然會對我們做障礙,讓我們身心不得輕安。
Thumbnail
2025/07/06
慈悲的 龍德嚴淨仁波切曾經開示:「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無論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人,或者是鬼道眾生,其中都有曾與我們結仇結怨者,這些人見了我們自然會對我們做障礙,讓我們身心不得輕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我們都要結佛緣求生到永恆的淨土,不是跟鬼神結緣將來落在鬼神的境界。所以,一時有(神通)感應,不值得高興。沒有學佛、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或沒有正法,你不會判斷。一有(神通)感通就陷進去,就好像一個宅男非常渴望有女孩子喜歡他,隨便一個女生,他就談戀愛
Thumbnail
我們都要結佛緣求生到永恆的淨土,不是跟鬼神結緣將來落在鬼神的境界。所以,一時有(神通)感應,不值得高興。沒有學佛、沒有善知識的教導或沒有正法,你不會判斷。一有(神通)感通就陷進去,就好像一個宅男非常渴望有女孩子喜歡他,隨便一個女生,他就談戀愛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