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這邊要加個註解,就是我們討論的四大類型都是以最經典的型態,也就是最少通道就能形成某類型的圖來探討,而這也是為什麼四大類型有其侷限性,可以簡單拿來描述共通點,卻無法延伸太廣,也是造成其策略會有不足以拿來細聊每個人真實運作的誤區
接下來我們來看以薦骨中心有定義的生產者
聊到生產者我們得先以薦骨中心有定義來探討,薦骨中心是我們最主要的動力來源,也是驅動著我們得以讓生命延續的力量,它反映了我們當下想要讓事情顯化、延續、發生的動力,薦骨中心有定義即代表有著能夠讓事情得以持續運作的方式,有定義的薦骨中心如果有甚麼事情是內心一直想做一定就會惦記著,一旦執行至少要做到一定程度,而且也不太能夠接受在行動的過程中有人干擾他,以這個觀點來看其實我們很難阻止生產者做他們想做的事情,有趣的是在區分科學中文翻譯的資料上卻要人等待薦骨回應,不要發起,也因此容易讓生產者感到莫名其妙,甚至都不會做自己了
實際上比較貼切現實層面的狀況是生產者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導致以為自己想做而去做,這邊的等待回應比較像是要動起來之前,先確認自己是否想做,而不是受到外在影響(譬如透過網路資訊、透過旁人的影響),然後被這些外在因素影響以為是自己想做。別忘了,前面提到生產者一旦當下決定開始做,就會把它做完,也就是當做完的時候,生產者才會再次確認感受這件事情是否是自己想做的,如果不是的話就會覺得浪費能量因此感到挫折
要如何確認薦骨的回應? 網路上有很多教學大家可以自行查詢,但我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薦骨回應這件事情,可以透過網路已有的教學自我實驗(譬如是非題問答薦骨回應的表現會是回應嗯嗯之類的方式),如果測試過後還是感受不到,我覺得也不用太在意,畢竟那種方式我會覺得比較適合小孩時期就學習感受,而如果是一個經歷過社會環境摧殘的生產者,我並不認為薦骨回應就會不見,它只是用其他更符合個人的方式存在著,畢竟過去沒人類圖的時候,生產者如果都活的不錯,沒道理有人類圖參考之後,為了聽薦骨回應反而要卡住吧?
所以實際上就是生產者要去思考個人過去的經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底容不容易感到挫折,也就是可能常常做錯誤的選擇(行動完感到浪費能量而後悔挫折),那就可能就得想辦法讓自己不用這麼急,稍微等待一下,譬如短暫離開現場或讓自己思緒清晰之類的使外在環境影響因素減少,重新感受自己是否真的想去做。反之如果過往經驗很少在做事情有挫敗感,那根本也不需要改變個人的做法,因為那代表你這個人已經很懂怎麼去使用自己的薦骨能量,那就遵循過去的方式去做即可
再更進階一點的話,如果生產者不曉得該往哪個方向去實踐自身能量,我會覺得可以透過讓薦骨中心有定義的通道其運作方式,去思考如何放大或是在熱愛的事物上去運作使用
接下來是薦骨中心未定義,喉嚨中心有定義並且有通道直接或間接連接到動力中心(心臟中心、太陽叢中心、根部中心)的顯示者
提到顯示者我們得先聊聊有定義的喉嚨中心是怎麼回事
首先喉嚨中心是我們透過溝通表達來表現我們自身想要的想表達的事物,我們透過與喉嚨中心形成通道的能量中心,以專屬的方式表達出我們所想所要所感受...等等,好讓旁人知道並且注意到我們。
喉嚨中心有定義的人一定會慢慢注意到自己講話是有其影響力與後果的(每個人講話都有其影響力跟後果,這邊的指的是運作通道的時候會更容易覺察到透過說話與他人互動造成的影響),我們可以想像喉嚨中心連接到動力中心,它的運作方式就會比較像是不只說出來還要去執行它,也因此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顯示者經歷太多透過溝通無果便會使其更加謹慎發言,甚至默默做事
畢竟與其發言後的互動讓自身感到憤怒或無效,不如就自己去執行就好,但這也可能造就顯示者無法好好依照自身設定運作,畢竟喉嚨中心都有定義卻又不發聲,就很難讓自己的通道好好運作,但對顯示者來說所謂的講話這件事情要能有執行才有意義,無法執行的對話會讓他們覺得浪費自身能量在上面(這點跟生產者很像,生產者的重點在於當下做的要是想做的,否則會覺得浪費能量),也因此一個運作好的顯示者理論上是一個知道講的話是能實踐的,而使其實踐的方式可能是透過自己或是告知他人。這時他的講話就會很有說服力也會讓他覺得有好的能量釋放,而一個運作比較不好的顯示者就可能都不說出自身想表達的或是不懂要如何分辨甚麼時間點該發聲,也因此覺得說的話沒人在意或是能量無法得到釋放而感到憤怒。有趣的是人類圖裡的策略是發起告知,在沒有更深入的解釋下,顯示者會容易誤以為要一直發起還是一直告知?
實際上如前面提到,顯示者既然喉嚨中心有定義一定會慢慢懂得自己說話的影響,也因此發起或告知的建議,我個人反倒認為是當顯示者覺得某些事情確定能做到而想讓它顯化,此時需要得到外在資源協助而必須發聲讓他人知曉並請求協助讓整件事情達到極大化,而不是說要執行一直發起或告知的動作
顯示生產者就是薦骨中心有定義,並且喉嚨中心有定義也有通道連接到動力中心
顯示生產者其實就是把生產者與顯示者合併後的樣子,也就是既可能有來自可能情緒中心或是心臟中心或根部中心的同時還擁有薦骨中心的動力,比起純生產者而言,顯示生產者的執行速度與動力都比純生產者來的更快速且有執行力
而一般官方舉例典型顯示生產者其實是指擁有20-34這條通道的人,20這個閘門本來就已經有當下所想所見的表達表現,加上34閘門的強大動力,也就代表顯示生產者一旦想到甚麼,可能就容易不經思考脫口而出或是想做甚麼事情就立馬執行,雖然官方給的策略跟生產者一樣是等待薦骨回應,但我覺得根本不可能,與其要他們等待不如請他們執行前知會一聲還比較符合實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