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賠償分期付款的自保方法:約定「如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及「懲罰性違約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車禍案件中,經常會遇到加害者無法一次付清全部的賠償金額,所以請求分期付款的情況。

如果讓加害者分期付款,可能會面臨加害者日後不付款的風險,所以要求加害者一次付清,確實是最保險的做法。

畢竟有很多加害者只是為了逃避刑責,故意裝出一副很有誠意的樣子,讓被害者或被害者家屬心軟而同意達成和解/調解,藉此換取刑事上緩起訴、緩刑或輕判的機會,一旦達成目的後,就耍賴不付錢。

也有很多加害者非常自私,根本不在乎被害者或被害者家屬,只在乎自己的生活品質,所以付了幾期賠償金額後,就擺爛不付錢。

但10個車禍案件的加害者中,總是有1、2個加害者,是真心悔過、真心願意賠償的,只是真的無法在短時間內湊出這麼多錢,那麼對被害者來說,或許也會想給對方一個改過的機會。

當然也有的被害者不想花太多時間在訴訟上,所以同意讓對方分期付款,希望盡快達成和解/調解,讓整起事件落幕。

如果被害者願意讓加害者分期給付賠償金額,但又擔心加害者日後不付款,那麼該如何自保呢?

這邊會建議在和解書/和解筆錄/調解筆錄上,約定並加上兩個條款內容,第一就是約定「如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第二就是約定「懲罰性違約金」!


ㄧ、如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

如果和解/調解時,同意讓對方分期付款賠償金額,那麼被害者擁有的,就是「分期給付債權」,簡單來說,只有當該期債權到期時,被害者(債權人)才可以向加害者(債務人)要求付款,至於其他還沒到期的部分,被害者就只能等到期限屆至而對方真的沒付錢時,才可以要求對方付錢。

但若在和解書/和解筆錄/調解筆錄上加了「如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這句話,那麼只要加害者有其中一期沒有付款,往後的其他期,就算期限還沒屆至,也會視為全部到期,此時加害者就喪失了分期付款的優惠,被害者就可以直接向加害者要求一次付清剩下的金額,也可以直接針對剩下還沒付清的部分,聲請強制執行

舉例來說,如果約定的賠償金額是10萬元,並從民國114年1月開始,每月最後一天結束前給付1萬元,直到付清為止。

假設加害者在114年1月付了1萬元,但114年2月沒有付,被害者(債權人)原則上就只能要求加害者(債務人)給付114年2月沒有付的部分,就算要強制執行,也只能執行114年2月份的1萬元部分,至於接下來3月的部分,因為期限還沒到,所以被害者就只能等到期限屆至,確定加害者沒付錢後,才可以請求他付接下來3月要付的錢。

這樣就會有一個風險,就是加害者故意有一付沒一付的,可能從1月開始一路付到3月,結果4月因為川普關稅政策導致股票大跌,所以接下來就不付款了,此時被害者明知加害者接下來都不會準時付款(通常一期沒有付,接下來就不會付了),但因為5月、6月、7月...都還沒到,所以被害者也只能先請求4月份沒有付的部分,至於接下來的5月、6月、7月...,也只能等到期限屆至,確定加害者沒付錢後,才可以請求。

反之,如果約定「如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那麼當加害者4月沒有付款1萬元時,接下來的5月、6月、7月一直到10月的部分,也都會視為到期,換句話說,被害者可以直接針對剩下還沒有付清的7萬元部分一併進行催討或是聲請強制執行,不用一個月一個月慢慢等待加害者是否準時付款,這樣對被害者來說會較有保障。


二、懲罰性違約金:

之所以叫「懲罰性」違約金,是因為它的目的在於「懲罰」違約的一方,而非填補被違約一方的損害。

也就是說,只要一方違約,不論有無造成他方任何損失,違約方都必須因為違約而受到懲罰,而懲罰的方式就是給付他方「違約金」。

為了避免加害者皮皮不付錢,可以在和解/調解時,約定一定數額的懲罰性違約金,當對方違約,其中一期沒有準時付錢,除了給付原本的賠償金額外,還要另外再支付一筆懲罰性違約金,這樣比較會有嚇阻的效果,可以藉此提醒加害者,讓你分期付款是給你方便,結果你卻沒有按時付款,給你方便你當隨便,那麼就要付出更多的錢。

至於懲罰性違約金要約定多少錢呢?可以約定「讓步的金額」,假設被害人原本主張15萬元賠償,但加害者只願意付10萬元,而被害者也做出了讓步,那麼就可以將做出退讓的5萬元部分,作為加害者違約不付款時的懲罰性違約金。當然要約定其他的金額也可以,這邊就沒有硬性規定,雙方講好即可。

其實懲罰性違約金就像一面照妖鏡,可以看出加害者是否真的有誠意要賠償。

因為懲罰性違約金是違約了才要付錢,換句話說,只要沒有違約,就根本不用理它,就算懲罰性違約金約定1千萬元、1億元,只要你不違約,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所以在和解/調解的過程中,被害者可以提出懲罰性違約金的要求,並向對方說明什麼是懲罰性違約金,強調只有在違約時才需要支付這筆錢,只要你每一期都有按時付款,就不用擔心。

如果都已經這樣說明了,對方還在那邊機機歪歪,不想要約定懲罰性違約金,其實就可以看出對方骨子裡根本沒有想要按時付款,或是根本沒有信心可以按時付款,所以才會害怕違約時的懲罰,那麼也就不用同情他了,接下來訴訟程序該怎麼走就怎麼走、該求償多少錢就求償多少錢吧。


三、結論(懶人包):

車禍案件中,如果被害者同意讓加害者分期給付賠償金額,強烈建議一定要在和解書/和解筆錄/調解筆錄上,約定「如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並約定「懲罰性違約金」,如此較能產生嚇阻的效果,避免加害者日後耍賴違約不付錢。

當然,如果加害者鐵了心要脫產,或是爛命一條,名下沒有任何財產,甘願一輩子做領現金的工作,那麼這樣的約定似乎也是枉然(現行法律對於被害者而言,真的是很不公平...),不過再怎麼樣,還是比沒有約定來得好,所以還是建議約定「如一期未付,視為全部到期」以及「懲罰性違約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擎樞的事務所
1會員
10內容數
交通法規、車禍法律問題、勞動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違約金和履約保證金有何不同?違約金又包括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和懲罰性違約金,而這些不同的違約金在實務上該如何判斷呢?
Thumbnail
違約金和履約保證金有何不同?違約金又包括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和懲罰性違約金,而這些不同的違約金在實務上該如何判斷呢?
Thumbnail
Q:台灣的保險公司會在保戶申請理賠的時候,故意拖時間慢慢來嗎?
Thumbnail
Q:台灣的保險公司會在保戶申請理賠的時候,故意拖時間慢慢來嗎?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Thumbnail
車禍案件大小不一,如果金額不高、簡單沒傷大雅的小案件,不用勞煩到律師;但若撞到較貴的車輛或受傷嚴重,建議找律師幫忙。在簽下金額較高的和解書前,建議諮詢專業律師,免得要負擔超高額的賠償金。除非是比較重大的車禍,不然內心實在很不安可以在車禍發生後七日內去警局備案。
Thumbnail
車禍案件大小不一,如果金額不高、簡單沒傷大雅的小案件,不用勞煩到律師;但若撞到較貴的車輛或受傷嚴重,建議找律師幫忙。在簽下金額較高的和解書前,建議諮詢專業律師,免得要負擔超高額的賠償金。除非是比較重大的車禍,不然內心實在很不安可以在車禍發生後七日內去警局備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欠債人的財產凍結方式以及如何提告「損害債權罪」,讓債務人受到刑罰的相關內容。另外,也解釋了假扣押、假處分和假執行三者的差異,並提供了相關的聲請方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欠債人的財產凍結方式以及如何提告「損害債權罪」,讓債務人受到刑罰的相關內容。另外,也解釋了假扣押、假處分和假執行三者的差異,並提供了相關的聲請方式。
Thumbnail
在車禍賠償談判中,受害者應避免使用模糊語言,而是應具體計算包括醫療費用、必需醫療用品支出、交通費、薪水損失、看護費用及精神慰撫金等在內的損害金額。確保所有費用有相應證據支持,並按照實際和合理的標準進行請求,以提高賠償談判的透明度和成功率。
Thumbnail
在車禍賠償談判中,受害者應避免使用模糊語言,而是應具體計算包括醫療費用、必需醫療用品支出、交通費、薪水損失、看護費用及精神慰撫金等在內的損害金額。確保所有費用有相應證據支持,並按照實際和合理的標準進行請求,以提高賠償談判的透明度和成功率。
Thumbnail
有些網友,希望我也談一些日常生活法律方面的常識,我也想談一些風險思維方面的觀念。初衷是希望能起到一些幫助了解日常法律基本觀念與提升風險意識的作用。期望讓一般人在面對日常生活糾紛時,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能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Thumbnail
有些網友,希望我也談一些日常生活法律方面的常識,我也想談一些風險思維方面的觀念。初衷是希望能起到一些幫助了解日常法律基本觀念與提升風險意識的作用。期望讓一般人在面對日常生活糾紛時,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能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