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週末是公司舉辦的員工旅遊,只是我沒有參加。
我沒有被邀請,也沒有被排除。
就像我現在的身份——不屬於辦公室,也還不算離開。
那時候,我曾猶豫過,但最後還是選擇不參加。
不是因為不懷念,而是我還沒準備好面對那些提問:
「你什麼時候回來?」
「你還會回來嗎?」
我知道主管在等我回去。
他需要我坐鎮辦公室,好讓他能放心去工地現場主導。
而我,也不是沒有責任感的人。
這段期間,我其實也曾嘗試與公司協調,提出能否以遠端方式支援設計事務。
但現階段的制度與崗位性質,仍以現場協調為主,最終也無法達成共識。
生產前,我還信誓旦旦地保證過:「育嬰假六個月就好,之後我會回來撐住設計部。」
他信了,我也信了當時的自己。
那時候的我,即使疲憊、壓力大,卻仍然熱愛那份工作。
我喜歡畫圖,喜歡腦袋轉個不停、解決問題的快感。
即便一再加班、工時再長,我仍覺得自己可以撐下去。
就連產假,我都是忙到最後倒數三週才開始請。
而我生產後,主管和同仁也提著尿布來家裡探望我和孩子。
那些關心和記掛,我記得,也一直放在心裡。
我是真的很想回去幫他,也幫公司分擔。
我所有案場的施工圖,其實都在產前努力完成。
雖然稱不上完美,肯定還有需要現場調整的地方,
但那是我投注了兩年心血的作品。
那份圖,對我來說不只是工作成果,
它更像是我的「半個孩子」。
我在生產前,把它交給了別人扶養。
我其實很期待它的施工成果,
也希望一切能順利結案。
只是——我也清楚地知道,我回不去了。
不是因為不想幫忙,而是因為,
我遇見了另一個更需要我的人。
她是我真正的孩子。
而我選擇了她,也選擇了現在的我。
其實早在我們還沒正式見面前,她就已經陪著我了。
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她跟著我加班、畫圖、開會。
我上班,她都很乖地不吵不鬧;
只有等我下班,才會微微作動,像是在提醒我:「媽媽,可以休息了喔。」
那時候的她,或許早就好愛好愛我了,
只是我還不知道。
一直到見到她的那一刻,我才開始學著去愛她。
我當初是真的那麼相信自己會回去的。
因為我真的喜歡那份工作。
只是現在的我,更喜歡,也更投入在學習如何養育與陪伴我的女兒。
因為我知道,
即使錯過了這個案場、這間公司,
我未來還是有機會在別的地方發揮我的專業。
但女兒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不會再重來。
所以,是的——我食言了。
但我也選擇了愛。
這一次,我選擇了她,也成為了此刻,我最想守住的自己。
⸻
📌 後記|
看著同事們在群組分享旅遊照片,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溫暖與笑聲,心裡有點暖。
但我不難過,只是突然想起那個曾經那麼投入的自己,也感謝現在這個願意慢下來、重新選擇的我。
每一份愛都值得被尊重,也值得被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