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幻想過,自己擁有某種超能力? 能飛天遁地、呼風喚雨,甚至能讀心、隱形、操控元素?
電影總愛描寫那些超能力者——胸懷大志、拯救世界、眾人仰望。但現實裡,擁有特殊能力的人,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也必須要吃飯、洗澡、工作,才能勉強過日子。
甚至,這樣的能力有時候反而像種麻煩。
但換個角度看,每個人的人生來就有所不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讓這種「不一樣」融入生活,找到與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
韓思妍第一次發現自己能「心靈感應」時,才五歲。 那時她不覺得自己特別,因為她的姐姐——韓思穎,也有這種能力,這是家族的天賦。韓思妍一直覺得,真正像電影裡那種拯救世界的超能力者,其實是她姐姐——韓思穎。
神秘、強大,而且長得還很漂亮。
「心靈感應」,不是人們口中那種靠著觀察表情與語氣去猜測別人情緒的「讀心術」。 真正的心靈感應,不需要語言、不靠眼神,而是直接進入對方的內在——情緒、想法、甚至記憶,都像不設防一樣地被攤在面前。
那不是「推測」,而是「感同身受」。
這能力對韓思妍來說,是天賦,也是一種折磨。 即使她試著不去聽、不去感覺,那些聲音、那些情緒,依舊像城市裡沒完沒了的喇叭聲一樣,硬生生地灌進她腦中。
她原本和姐姐一起經營一家咖啡館,後來因為韓思穎接了一個「機密任務」——聽起來酷斃了對吧——她們短暫搬到了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是什麼機密任務,韓思妍也不知道。事實上,她從來不知道韓思穎在幹嘛。她只知道,只要姐姐在,她就是安全的。
她們「租下」了一間街角店面,開了間不起眼的咖啡館,取名為 "Cafe Sol"——在西班牙語中,是「太陽」的意思,也是當地常見的店名之一。 說是「租下」,但韓思妍心裡很清楚,若思穎真的想要,根本不需要跟誰掏錢。 店門外掛著一盞鐵藝吊燈,斑駁的牆面上爬著一些常春藤,落地窗外擺了兩張小圓桌。 早晨的陽光常灑進來,把木地板照得溫暖柔和。
這裡不是什麼打卡熱點,也沒有華麗的裝潢。對外人來說,平凡得就像某戶人家的客廳;但對韓思妍而言,這樣剛剛好。
她本來就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比起大都會,她更習慣巴塞隆納這種步調緩慢、講究生活節奏的地方。這裡的人說加泰隆尼亞語,腳下的石磚路踩起來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
咖啡館位在 Gracia 區熱鬧主街之一——Carrer Gran de Gracia 內的某個小巷子,剛好處在繁華與靜謐之間。雖然轉個彎就有精品店與連鎖餐廳,但她們這間開在街角的小店,始終保有一份安靜與從容。
有時,她會坐在店門口,看著天色從明亮轉為橘紅,最後沉進 Gracia 區錯落的屋頂與遠方山丘之間。在那之前,是一整天的藍——巴塞隆納的藍天,那種獨一無二的藍,乾淨得近乎透明,總讓人神清氣爽。夕陽則把整條街區照得像一幅油畫。
這些日子以來,她的生活除了泡咖啡、打掃店面,就是和五到七個陌生人「聊天」。
那些來店裡的觀光客或上班族,總會在無意間洩露一些內心的小秘密。
直到最近,她注意到了一個男人。 他叫李韻,身材高瘦,長相清秀,是一個台灣人,在一家管理顧問公司上班,最近剛被公司派來巴塞執行一個短期案子,雖然說是「外派」,但他對這座城市的熟悉程度,遠遠超出一般旅人,因為他曾在這裡生活過一段時間。 他固定每天下午四點會坐在窗邊那個位子半小時。
一開始,韓思妍並不怎麼在意他——他的腦海中全是工作瑣事,無聊又煩人。可他來得太穩定了,久而久之,她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李韻總是點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精。 他不滑手機也不打電腦,表面看起來像在放空,其實腦子轉得飛快。大多數時間他在想工作,有時也會思考下一次的旅行,或回憶某間餐廳的料理有多驚豔——那些味道,韓思妍透過他腦海的意象,也彷彿能嚐得到。
她就這樣偷偷觀察了他兩個星期。 直到昨天,她才意識到——這個男人,將會打破她平靜的生活。
那天早上,韓思妍特地提早出門。 她走到巷口時,遠遠看見有人站在店門口徘徊。 她走近一看,竟是李韻。
他臉色蒼白,眼神驚恐,和平常溫和內斂的模樣判若兩人。 他衣著凌亂,氣息紊亂,像剛從什麼地獄裡逃出來一樣。
她愣住了,不敢再靠近。
李韻看到韓思妍時,卻像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般抬起頭,喉嚨發出低沉破碎的聲音:
「你才是……那個心靈感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