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的阿錄從事業務工作,個性幽默風趣,所以人緣很好,朋友很多。在外面跑業務,除了見多識廣,也容易沾染一些不好的習慣,那些日子,阿錄吃喝嫖賭樣樣專精,尤其賭博,不管是麻將,六合彩,還是四色牌,朋友同事相約,統統來者不拒,也因此欠下一屁股的賭債。
不過習性未除,心性總是不定,阿錄下班後仍然跟一群同事相約到阿公店喝酒消費,喝醉了就打電話叫阿蘭去載。阿蘭每每接到電話就乖乖去載先生回家,不會生氣,也懶得念,阿蘭說,「他是他,我是我,他要這樣搞我也沒辦法,我還有工作要做,有兩個孩子要照顧,還有之前的賭債要攤還,老實說,我顧不上他。」
有一年的春天,阿蘭的志工朋友來邀阿錄去聽演講,阿錄重義氣,尤其不擅拒絕別人,只好硬著頭皮去。那一天的演講主題是「匪類」,一個男子沉迷賭海數十年,最後妻離子散,也與父母決裂,晚年孤苦無依,病逝家中無人知曉。阿錄聽完演講,全身起雞皮疙瘩,隨即跟阿蘭表示想要做志工,他知道再執迷下去,終有一天會步上那個男子的後塵。阿錄投入志工行列,每天做資源回收,也做身障輔助工具的維修和運送,阿錄說,從來不知道習氣等於慢性自殺,才會這樣放縱自己。
五年後的某一天晚上,阿錄接到軍中長官電話,說小兒子因公出差回軍營的路上天雨路滑與貨車相撞,當場身亡。阿錄與阿蘭衝到醫院時,二十歲的小兒子已經蓋上白布,兩人抱頭痛哭,那一夜傾盆大雨沒有停過。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慟是人間悲劇,所幸阿錄與阿蘭投入公益天天聞思修,知道無常是世間唯一不變的真理,與小兒子的因緣只有短短二十年,一定有其原因,既然他趕赴下一場因緣,就只能默默祝福他,新家庭的父母也一定殷殷盼望他的到來。
走過荒唐、走過無常,阿錄與阿蘭已經退休,兩人回到竹東將舊屋翻新重建。少年夫妻老來伴,兩人對影吃飯,一起出門做志工,從見苦知福與服務人群的過程體悟人生價值,也頓悟身體健康、心裡無事,就是最實在的幸福。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難關與考驗不定時出現,但是他們知道,只要心存善念,擁有正知正見,就能見招拆招,不會拘泥痛苦,一個人的痛苦來源,都是因為執著和癡迷。
#因緣
#執著
#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