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去過賭場的人應該都知道,賭場的設計就是讓我們在腦內多巴胺的刺激下,追求每一把的勝利,直到花光籌碼為止。賭場莊家的勝率不需要很高,長期總和來說只要略微大於50%,就可以讓賭場賺到很不錯的獲利支撐起賭場龐大的開銷和美輪美奐的裝潢及各種服務。
通常進了賭場,上了牌桌,在你沒有下桌之前,莊家發了牌就覺得希望無窮,把把押注,然後再抱著悔恨跟疲憊的身軀回家發誓下次不再賭博了。
在股市投資裡,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極少數的人(可能不到5%)可以藉由波段操作穩定獲利,更少數(可能不到1%)可以藉由短線投機或是當沖穩定獲利。
我們常常在一年過去,年度結算審核年化報酬跟表現時發現輸給大盤,這時候會看到很多好的老師呼籲,假如你努力了一年都追不上大盤的年化報酬率,那還不如買進大盤ETF,讓資產隨著大盤的成長一起成長即可。
但,我們心裡總有那個不信邪的聲音:怎麼可能沒法打敗大盤,我這麼努力,肯定是市場上少數5%甚至2%的那些出類拔萃的高手。
然後,同樣的劇情不斷地上演,每一年我們都在不信邪中繼續努力下一年,想要找出聖杯,想要一鳴驚人。 然後繼續殺進殺出,這不就是另一種的賭徒心態作祟嗎?
個股投資,很難追上大盤的另一個原因是,個股投資,很難all in,為了做到分散風險,通常在法人圈裡不成文的規定是,單一個股不得超過總資產的10%。 就算你買了十檔個股,湊滿100%的部位,我們也不能期望百發百中,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結果都是兩檔也許有30%以上的表現,3檔也許8-10%,五檔不慍不火,甚至有兩三檔下跌需要認賠殺出換股操作。中間換來換去的過程,都無法保證我們能一年365天永遠滿檔,所以非常難以追過大盤年化8-10%的表現。
我很慶幸,年近50了解了這個道理,了解了在累積資產的道路上我不需要出類拔萃,也很難出類拔萃,但卻可以藉由充分投資大盤,找回自己的時間,同時安心的享受資產的增加。也值得跟你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