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電影:《造山者-世紀的賭注A Chip Odyssey》,內容為描述台灣半導體發展史的紀錄片,看完後我感觸良多,也有許多的啟發,也跟各位讀者一起作分享。
這部片談台灣半導體自古至今的發展歷史,講述台灣如何從不被任何人肯定(包括自己也不看好自己)的各種條件限制下,一步步踏上世界舞台,甚至成為兵家必爭的關鍵產業之地。
看的過程被好多領袖的語言感動到,包括裡面每一位領袖對事業的專注與熱愛,被交付「只能成功不允許失敗」的責任感與使命,以及在各種條件限制下(沒有人才、沒有知名度、資金有限)如何靠著努力與堅持,站上世界第一的位置。這不正像我們剛起步時的模樣?或許是創業,或許執行一個遠大的目標。從一無所有、懷疑自己,到僅靠信念與責任感推動前行。但我們始終要相信自己,我們也正在造一座屬於自己的山。
邁向夢想的過程中,艱困而且辛苦,努力看不見未來,付出看不到回報。但這條路是我們的選擇,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責任,當路已走下去,剩下唯一能作的,就是全力以赴,不回頭。這種時候若放棄,就真的是錯失一個造山的機會。
紀錄片中張忠謀提到,他一開始就定位台積電是「技術領先者」,不是便宜取勝,不是搶快, 他明白:「我們不做產品,但我們做產品裡最難的一部分。」在努力的過程中,會碰到許多選擇,有的是機會,但有的卻是誘惑,為自己做好定位,並保持初衷至關重要。市場上每個人都想賺快錢,但真正偉大的路,是「走得遠」的路。因此,不要再問「什麼時候會成功」,只問自己:「我能不能繼續走這條我該走的路。」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推動臺灣半導體產業擁有自主技術的曾繁城先生講的一段話:「當年我從其他地方拿了一顆芒果種子種在這塊土地上(技術移轉),後來我離開好久一段時間,等我回來,我沒想到它已經長成一顆大樹,每年還結了好多芒果給人吃。」
台灣因為1974年,7個人在欣欣豆漿店聚在一起吃早餐,種下台灣半導體發展的種子。這種子沒有人看好,也沒有人在意,但它並不是不會開花,也不是沒價值,而是隨著時間與內容的累積,在堅定的信念與堅持下,逐漸發芽、茁壯,最終長成世界第一。
別小看我們起心動念的一顆小種子,它在未來可能會長成讓人無法忽視的大樹 ,甚至成為屹立峻嶺的群山 。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A Chip Odyssey》不是一部讓人情緒沸騰的電影,它很冷門,含金量也很高,是給想要真正「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看的,也對少數人的召喚。這不是一部娛樂片,而是一面鏡子。讓我正視自己的渺小,也激起我內心的野心。
如果這篇文章感動到了你,代表很可能你也是「被召喚」的人,你是否也曾經懷疑自己?是否也曾種下一顆沒人相信的種子?請不要回頭,也不要懷疑,更不要短視,現在的自己不是沒價值,而是尚未顯現價值的稀有礦石。推薦給每一位正在改變人生的你,讓我們一起,走出屬於自己的山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