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
假如每個人都能好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會變成什麼模樣?
在這本書裡,
獅子開花店、河馬洗衣服、
大象在書店幫你拿最上層的書⋯⋯
這是個怎樣的小鎮呢?

💛在書還沒翻開之前,
封面就已經給了一個暗示,
這是一座值得慢慢走進去的小鎮。
沒有巨大的招牌標語,
也沒有喧囂的色塊與閃光,
街道彎彎曲曲的延展開來,
圍繞著中心的書名。
人類與動物並肩走著,
有的散步、有的工作、有的牽著小孩、
有的提著包包,
像極了某個我們可能錯過,
但其實早就在想像裡存在的地方。
封面構圖是從俯視角度描繪整座城市的一角,
街道宛如繪本的導覽路線,
每個轉角都藏著一間小店,
每間小店都有人(或動物)在其中快樂工作,
這樣的構圖方式其實是在對我們說,
你也在其中。

🦁繪本一開始,
我們走進了一間街角花店。
店裡擺滿花,花朵甚至蔓延到門外,
坐在店門口的是一隻獅子,
一隻鬃毛鬆軟、眼神溫柔的獅子。

獅子與花,常被描繪為陽剛與權威的形象,
與一個象徵柔美與感性的象徵並置。
這樣的角色設計是極具溫柔力量的重組,
獅子從小就喜歡花,
現在也仍然在做著和花有關的工作。
他沒有放棄童年的喜好,
也沒為了社會期待去做更「雄壯」的職業。
牠的鬃毛被形容成「像盛開的大花」,
他本身就是花,何必再做誰的山大王?
這段描繪讓人忍不住思考,
我們是不是也曾在某個成長的岔路,
為了看起來「更像誰」,
選擇放棄讓自己開心的東西?

🐴接著出現的是一隻奔馳中的馬,
穿著郵差制服,四肢伸展到超出畫面邊界。
背景是飛散的信件與驚慌的路人,
畫面節奏瞬間轉快,
像是從浪漫的〈足芳足芳〉,
一口氣切換到可以搖擺的「大港開唱」。
馬的職業設定是「郵差」,
一個極需要速度、方向感與時間掌握的工作。
這選擇看似理所當然,
但畫面卻故意把牠畫得誇張到幾乎飛起來,
我們可以感覺到他不只是跑,
他是在「全力奔赴」。
這頁看似幽默,
卻也描繪出一種對「使命感」的幽默詮釋。
我們每個人不也都是這樣嗎?
在生活裡橫衝直撞,
努力扮演稱職的大人、員工、伴侶、父母、孩子⋯⋯
有時候看起來很狼狽,有時候會跌倒,
但只要跑起來了,就已經值得被鼓掌。

🐘到了書店,
我們遇見了一隻超大隻的大象。
他的任務是幫客人從高處拿書,
用長鼻子輕輕一捲,就把書送到顧客手上。
那畫面太過愜意,像是極簡版的魔法秀。
如果你曾經在圖書館拿不到最上層那本書,
就會知道有一隻大象朋友是多麼值得感謝。
這頁說的不只是「幫忙」這麼簡單,
而是用圖像語言告訴我們,
每個人身上的「與眾不同」
其實可能正是被需要的能力。
在這裡,大象的體型不被嘲笑、不被勸減重,
而是被欣賞、被賦予價值。
書店需要他,他也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小鹿三兄弟的帽子店,是我最喜歡的一頁,
三隻小鹿並排站著,
每一對鹿角上都頂著幾頂帽子:
報童帽、紳士帽、貝雷帽、針織帽⋯⋯
你完全可以想像到他們在說:
「我們的風格,我們自己決定。」
然後,畫風一轉,
來到一間有舞臺表演的高級餐廳。
紅色窗簾拉開,
聚光燈下出現了一位戴高禮帽的鱷魚,
沒錯,鱷魚唱歌了,還唱得很動人。
🐊鱷魚常是繪本裡最容易被當成壞人的角色,
但在這裡他不再是陰影,而是一道旋律。
餐廳裡的客人陶醉其中,
有人握著紅酒杯,有人閉上眼睛,
彷彿牠的聲音能夠安撫一整個疲憊的世界。
鱷魚可不是為了唱歌變溫柔,
他本來就有溫柔的一面,
只是我們終於看見了他的溫柔。
💛每一頁都是一個可能的自己,
每一種動物都是一種樣子的你我他。
這座理想小鎮可能只是理想,
但看著理想,我們可以重新凝視生活的本質。
獅子不是一定要吼叫才算勇敢;
馬不是每一匹都要得冠軍;
河馬的穩重可以是長處;
大象的龐大不是負擔;
鱷魚也有唱情歌的夜晚。
每個角色的「與生俱來」,
都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這不正是我們最需要相信的事嗎?
💛在一個足夠寬容的城市裡,
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剛剛好的位置,
做自己喜歡、也被需要的事。
如果你也住在這裡,你會做什麼?
這句話不是問你想當什麼動物、什麼職業,
而是回頭問自己,
如果你不用再活成別人眼中的「該怎麼樣」,
那你會怎麼生活?
這不是一座夢幻小鎮,
這是我們渴望的世界原本的樣子。
只不過,我們都忘了原來是可以這樣過日子的。
《歡迎光臨我們的小鎮》
作者|大桃洋祐
譯者|林宜柔
出版|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