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始我以為《斷捨離》只是一本教人怎麼收納房間的工具書,
結果翻開才發現 - 這是一本教人怎麼整理自己人生的書。
作者山下英子強調,斷捨離不是收納術,而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哲學。
透過整理物品,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情感與執著。
丟掉東西的同時,也是重新定義:「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雖然書中以「物品」為媒介,但我認為這套邏輯完全可以延伸到「人際關係」上。
以下是我讀完之後,自行腦補發展出的感情版斷捨離(請自行斟酌服用):
「斷」:斷絕不需要的人進入生活。
例如:沒有用的男友,在還沒成為老公前,就應該分手,不能讓他進入你的生活。
「捨」:捨去已經沒用的人。
例如:如果不幸,你們已經結婚了,結果他賺得錢比你少,還不幫忙做家事,床上也🙅…那就要趕快離婚。
「離」:擺脫對關係的依戀。
例如:無論是男友還是老公,該斷開就要斷開,不要留戀。
不管是收拾物品,還是收拾人,
其實目的都一樣:清除一個空間,讓自己活得更清爽自在。
斷捨離不是丟東西,而是一種選擇,
選擇什麼值得留在你的生活裡,什麼該離開,不再打擾你的人生。
看似在整理房間,其實是在整理你的心。
附註:我後來看YouTube 關於作者的訪問,她似乎不主張離婚這件事,而是鼓勵以斷捨離的「內功心法」來重新整理夫妻的感情。所以,斷捨離的終點,不是丟掉對方,而是把自己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