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 6:30 收到一則訊息:「要來咖啡廳嗎?我剛好在附近。」
等我看到訊息後,已經是早上 8 點,我剛好跟朋友一起游完泳。
(順帶一提,我有報名泳渡日月潭,密集訓練中)
我說:「可以啊,我先跟朋友完早餐,再回家換衣服就過去」。
她說:「好,你慢慢來~」
大約 9 點 30 分,我到了碰面地點。
▌前情提要
雖然我叫她朋友,但其實她是我學妹。
我們原本只是訊息上聊聊,會開始對話,是因為她看到我分享實習發表的內容而產生好奇,後來我也對她在 IG 上分享的想法感興趣,就慢慢聊起來。
▌勤奮學習
見面的第一句,我問她:「對了,上次你聽自媒體課,感想是什麼?」。
她馬上拿出筆記,跟我分享學到的東西,以及告訴我未來要朝做霧眉發展。
目前家人也是做美業,所以在考量是不是要往自媒體發展。她打算先練技術,把作品做好,然後透過不露臉的方式來經營自媒體,把霧眉作作品曝光。
她說:「美業是技術活,先了解自媒體的經營模式,企劃再慢慢來學。」
接著,她還提到咖啡師和皮拉提斯教練,也是她未來要考的證照與目標。
所以,目前她除了學習美業,也在知名咖啡廳工作與到皮拉提斯上課。
我當下聽完覺得不可思議,這三者不同領域要同時精進,這代表她把大多休息時間和娛樂活動都拿來累積實力,但看到她充滿肯定的神情,我想或許可能會同時實現,畢竟人的潛力是不可限量。
▌對未來的願景
她除了有學習的目標之外,她很嚮往國外的生活,也打算在畢業之後打工度假和走朝聖之路。(我當下聽到很震驚,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因為她體驗到加拿大的生活,例如步調節奏慢、悠閒的生活、景色多且豐富,所以回到台灣後積極的學英文。難怪我與她碰面時,正好在自學英語。
她提到,如果可以的話會希望能夠定居在那邊,然後把家人遷過來。但這只是暫時的想法,也要考量家人的意願。
對了,她也說到澳洲布里斯本也是想去打工度假的地方。
我聽到這段完全有共鳴,因為我自己也有打算當完兵就去澳洲打工度假,一方面賺錢,一方面看看世界。
除了享受當地的生活,同時也思考著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對自己的未來有更有清晰的方向。
我們也聊到:「如果不是現在去,之後可能就沒機會了」,彼此交流想法。
▌區塊鏈,她好奇但也聽到快當機
她聽到我在實習發表分享區塊鏈時,她覺得是未知的領域,所以很想了解。
我就先從我的公司講起:
我們公司是做會員生態的平台,主要是讓品牌與會員之間做直接的互動,品牌也能設計專屬會員的NFT,透過公司的模板一鍵發布,可以是會員票券、會員憑證、會員等級。
品牌設計NFT的好處,是在賦能上提供無限想像的多元玩法,與會員作互動;會員能夠擁有NFT的所有權,來參與品牌活動。
我說到這邊,她也快聽不太懂了,所以她以能夠理解的方式換句話說,來跟我釐清。
後來提到,去中心化金融和區塊鏈資訊透明的優勢與風險……她聽到後面有點放空,回去要花時間吸收。
▌我們的共通點:喜歡探索、不怕累、想突破舒適圈
後來我們發現我們滿多想法一致的,都不喜歡一成不變、想靠自己努力找到想做的事、想趁年輕衝一波。
除了打工度假的想法,在學習精神方面也是與我相似,吃苦、給自己忙的個性、閒不下來,做任何事情上會以「有沒有意義或提升幫助」為考量點,進行選擇。
- 不喜歡朝九晚五
- 以自由業為目標
- 數位游牧的生活
最後時間過很快,我們就聊完一整個上午。
隨後我在訊息告訴她:「我喜歡與你交流的氣氛。與你對談我能感受到你的目標和方向都很清晰,你只差在有人在背後推你一把,讓你大膽往前進。」
Ps.1:
體育圈真的很小,她以前練過田徑、練過壘球隊,也與我高中同學相熟,所以在體育話題上很聊得來,就不自覺的聊到中午。
Ps.2:
短短兩個小時的Coffee Chat,雖然時間很快就過了,但放下手機與雜訊,認真地傾聽對方並且給予回饋,進行深度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