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到一首現場演唱的越南歌曲,像是突然掉進那個時空背景。
這首歌曲是Mai Lệ Huyền的《Tình Ca Người Đi Biển》。Mai Lệ Huyền是一位1946年出生於越南南部Bình Long的女歌手(平隆,現已合併為Bình Phước 平福省,緊鄰柬埔寨,屬於與胡志明市接壤的內陸省份),她的爸爸有越南和寮國血統,媽媽則是長久居住在寮國的越南人,為了方便,我想暫且稱呼她為「阿梅」。
在越南有「火娃」別號的阿梅,以她具動感且有爆發力的歌曲和舞蹈著稱,在西貢的舞廳裡帶來一股熱潮,更在1960~1970年代的越南南部樂壇掀起時代巨浪,後來1975年西貢政權(南越共和國)跨臺前夕搭船前往美國。
這次想分享的越南歌曲《Tình Ca Người Đi Biển》(海上人情歌)是一位海軍軍運部文工團成員Trường Hải(張海)所做的,張海1960年參軍入伍,但他並非任海軍職,其1968年所做的這一曲深受海軍士兵喜愛,後由阿梅演唱又再創一高峰。
文中的歌手簡介、圖片與歌詞解析皆參考並引用自nhacxua.vn,有興趣者可延伸參閱:
- Cuộc đời và sự nghiệp của ca sĩ Mai Lệ Huyền – “Búp bê lửa” huyền thoại của nhạc kích động 「火娃娃」梅麗玄傳──激動音樂的傳奇人生
- Hoàn cảnh sáng tác ca khúc Tình Ca Người Đi Biển của nhạc sĩ Trường Hải 作曲家 Trường Hải 創作〈海上人情歌〉的背景
與海情深—《海上人情歌》訴說的那個時代
《Tình Ca Người Đi Biển》,「Tình Ca」是情歌,「Người Đi Biển」是出海人之意,依照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也可以譯作「海軍」。這首歌不僅是一首優美的愛情歌曲,也是進入 1960~1970 年代越南南方社會與軍人文化的一扇窗。住在碼頭旁的張海時常會看見離情依依的有情人,因而寫下一句句離別時分的話語,雖然是離情題材,但曲風卻走輕搖滾路線,反而沒有過於沈重的傷感。
歌詞
Chiều nay ra khơi 今夕出航遠去,
Thoáng thấy mắt em nhuốm buồn 瞥見妳眼眸中淡淡憂愁,
Đời anh là gió sương 我的日子如風霜飄搖,
Anh đi khắp muôn phương 赴萬里他鄉,遠行四方。
Chờ một người đi xa 等候那遠行者歸來,
Áo trắng bay trong nắng tà 白衫在落日餘暉中翻飛,
Nhìn theo lệ ướt nhòa 淚水模糊的視線,
Khóc một người đi xa 為那離別者而哭泣。
Vẫn biết kiếp sống biển khơi là nhớ nhiều 我深知海上的生活充滿念想,
Nhớ phút quyến luyến trên bến khi chia ly 記得在港口別離之時,
Sóng xô trong lòng đời hải hồ 海浪拍擊內心,我這漂泊的生命。
Đừng buồn nghe em 別為我哀傷,
Cố nén đau thương ngóng chờ 強忍悲痛等待,
Trùng dương còn sóng gào 大海還在翻騰咆哮,
Nhớ còn tình đôi ta 我們的情仍舊存在。
海上的他,戰爭時代的海軍文化
歌曲創作於越戰期間,正是越南南部政權動員大批海軍與近海巡防部隊之際,歌曲中的「他」遠赴海上,成為感情中的遠行者,同時也象徵一整個世代因戰爭而漂泊的男性形象。
從戰爭與國族主義的觀點來看,出航更意味著承擔保衛家國的責任,海軍在當時被視為越南青年實踐愛國與立業的典型出路之一,從中可見戰爭社會下,「男性」往往被期待成為軍事與情感上的雙重支柱。
歌詞中多次出現「trùng dương(遠渡重洋)」、「sóng gào(海嘯咆哮)」等意象,營造出男子身處大海的險境與孤寂,也進一步強化「海軍文化」中的榮譽與犧牲。
岸上的她,戰爭社會的女性處境
在這場全國動員戰爭中,男性被徵召入伍,奔赴前線保衛家國,女性則多半被留在後方,成為家庭承載者與靜默的等待者,她們雖然不在戰場上,卻深深被戰爭牽動命運。這種性別分工在當時的文化敘事中被自然化,但事實上,越南女性在戰爭歷史中也不乏挺身而出的經驗,成為第一線犧牲的愛國者。
「男人說故事、女人成象徵」的敘事角度,確實形塑出越南女性在戰爭社會中的角色期待,「被懷念、被凝視」的女人成為男人的精神支柱,卻也道出女人承擔等待、守家、育兒、甚至面對死亡通知的殘酷現實,種種被動且缺乏主體的處境。
然而,從阿梅這樣的歌手身上可以看見,女性並不只是柔弱的被動者,也可以是充滿力與美的積極影響者。越南並非是我們誤以為的「母系社會」,但「女性」與「母性」所代表的象徵涵義確確實實實是越南社會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石。
關於這個主題,和我一起探索......
- 復古就是會再流行一次?越南傳統戲曲的華麗轉身
- 老派文化之必要,披荊斬棘的越南哥哥們怎麼穿出傳統服飾的韻味?
推薦閱讀:越南音樂|旅程倒數中......
大家好!我是林辰晏,設計這一系列【淺談】與【深掘】的短文書寫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2025年第一屆青年百億圓夢計畫的獲選者紀錄,二是希望自己對血液中流淌著的越南成分,有跟呼吸一樣自然的認知。每篇【淺談】都會針對特定主題,從自身經驗為起點,構思出幾個我很想深入了解的面向,可視為初步認識與發想;接著在【深掘】的書寫中,我會承接【淺談】相關主題,根據參與圓夢計畫(計畫名稱:海外翱翔組—東方巴黎胡志明)所獲得的知識與理解,延伸並進一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