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重壓標的但表現不如預期,未回購、股利不吸引人,引發股東不滿。
🔹 GIS:小市值公司,受奈米壓硬技術突破影響,有機會股價翻轉。
🔹 瑞銀:投資奈米壓硬相關公司,間接帶動GIS等台股公司表現。
🔹 眼鏡:關注AR眼鏡新產品,預期美國科技巨頭將釋出prototype與量產品。
🔹 ADAS:因車市回溫、降息、庫存去化等循環帶動,預期資金回流。
🔹 電動車:需大量半導體與被動元件,新車需求帶動車用半導體機會上升。
🔹 車用零件:與AI並列新出口方向,雖部分零件短期悲觀,但具潛力。
🔹 AI:AI與車用零件可能成為新出口方向,具潛力。
🔹 華通:過去操作失利,雖曾有高獲利但未實現,強調學會放下錯過的標的。
🔹 Power:同樣屬於補漲次線股,市場操作資金重新聚焦。
🔹 碳化矽:因伺服器電力需求提升而具受惠潛力,屬想像空間題材,風險較高。
🔹 NVIDIA:與AS合作消息激勵股價,合作題材具帶動效果。
🔹 0050:操作空窗期將資金配置至0050 ETF,保有市場Beta。
🔹 聯發科:受CRST與機構報告強調其ASIC晶片投入影響,資金聚焦形成補漲。
單集重點
---------------------------------------------------------------------------------
08:27:市場話題與走勢觀察
市場新聞:市場近期仍強勢。昨日出現多殺多現象,許多大戶跳車、觀望,今日出現反彈走勢。
08:47:日股影響與關稅消息
市場新聞:日本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條件包含投資、軍購與市場開放,推動日本股市與國際市場反彈。
09:17:美國視角與川普談判策略
市場新聞:從美國視角看此次談判是大勝,符合主持人過往對川普談判風格與美股創高的預期。
09:48:台灣與日本、歐盟的比較
市場新聞:台灣出口導向經濟需爭取比日本更低的關稅才具優勢,否則相對匯率與成本結構會使其處於劣勢。
10:39:日韓比較與台系企業競爭
市場新聞:目前台系企業競爭焦點不再是韓國,而轉向日本,反映日本協議對台灣出口競爭的壓力。
11:01:日股短期利多與市場預期差
市場新聞:雖仍有關稅,但因原預期更高,目前協議反而成為短期利多,推動日股與國際市場信心。
11:26:東正操作與技術位階策略
提及標的:提及 *東正*,以跳空缺口當作技術性防守區。操作策略偏保守,不會鎖在跳空棒底,而是略為上移作為停損防守。
13:06:聯發科消息與資金關注
提及標的:提及 *聯發科*(MediaTek),受CRST與機構再強調其ASIC晶片投入影響,資金重新聚焦,形成補漲趨勢。
14:21:市場非效率與落後補漲
市場觀念:市場存在非效率,許多消息提早釋出但不一定馬上反映在股價上。近期強勢股多屬於落後補漲格局,如早期不動的冒聯3665與BB/Power等。
15:19:低基期標的輪動與選股策略
操作原因:因主流股已高漲,資金轉向低基期、基本面佳但非主流的標的進行補漲,例如雕塔、Power等次線股重新受到關注。
16:16:操作迷惘與ETF配置選擇
操作反思:對市場方向不明,操作出現空窗期,因此選擇將資金配置至ETF(如*0050*)以保有市場Beta。
17:13:等價位觀望與動能操作減少
股票操作:主持人僅在出現便宜價格或較低風險時才會進場。對於高動能操作因需花費大量盯盤時間,已大幅減少操作頻率。
17:34:AS與NV潛在合作帶動股價
提及標的:AS(可能為*安森美*)與*NVIDIA*傳出合作消息後股價大漲,顯示市場對合作題材高度反應。
17:34:碳化矽與伺服器電力需求
提及標的:碳化矽相關材料因伺服器電力需求提升而具受惠潛力,但無法量化數據,屬於想像空間題材,風險較高。
18:09:全面狂歡行情與追高風險
市場新聞:市場處於想像空間題材帶動的狂歡階段,主持人傾向保守,認為此時不宜貿然進場追高。
19:42:交易反思與資金調控
操作反思:自評近期中小型飆股錯失機會,反思原因為時間有限無法盯盤,提醒交易須考量時間資源與資金配置。
20:09:華通操作經驗與接受錯過
操作反思:過去在*華通*操作失利,即使曾高獲利也因反轉未實現獲利,強調接受錯過、放下錯過的標的心態。
21:45:未來題材佈局與冷門股觀察
提及標的:未來擬布局冷門題材股,聚焦車用相關領域,認為主軸仍受川普政策影響,將冷門股納入觀察清單。
22:32:利率與人事訊號
市場新聞:從對鮑威爾的評論推測,美國聯準會內部可能透過人事安排釋放降息訊號,預期利率將逐步下降。
23:13:中國車市與半導體比較
市場新聞:以2022年半導體庫存悲觀新聞為例,指出市場有週期性回溫可能,認為中國車市也可能出現反轉契機。
23:33:AI與車用產業出口
提及標的:提到AI與車用零件可能成為新出口方向,但短期某些零件仍悲觀,AI與車用半導體具潛力。
23:50:電動車與電子零件需求
提及標的:電動車需大量半導體與被動元件,舊型料號與傳統零件機會低,新車需求帶動車用半導體具潛力。
24:34:車市週期與股價觀察
股票操作:觀察庫存去化、降息與車市需求回溫的循環,預期資金回流車用ADAS/被動元件/半導體等族群。
25:27:選股邏輯與資金回流
操作原因:等待降息與回檔後找新題材,車用或net價格變化可能預示消費性電子回溫,轉向新階段標的。
26:11:眼鏡裝置與巨頭研發
提及標的:關注AR眼鏡相關新產品,預期將釋出prototype與量產品,成為投資選項之一。
26:32:奈米壓硬與台股受惠公司
提及標的:關注GIS業成等小市值公司,有機會受惠奈米壓硬技術突破帶動股價翻轉。
27:29:科技股敘事與轉型契機
操作反思:關注科技股敘事轉折,如從PC轉AI伺服器板的公司,會持續關注此類轉型機會。
35:42:穩定幣與傳統金融市場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穩定幣是與法幣錨定的資產,強調其跨境支付的便利性,有潛力提升支付效率。
35:59:穩定幣對傳統金融衝擊
市場新聞:提問是否穩定幣將來可能壓縮傳統金融市場,主持人認為台灣法規仍保守,短期內影響不大。
36:33:區塊鏈與銀行未來發展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區塊鏈短期難取代傳統金融,未來可能以融合方式導入銀行體系,而非取而代之。
37:49:對區塊鏈取代金融的看法
市場新聞:主持人回應對於『區塊鏈取代銀行』的看法,認為短期不會發生,即使國外推動法規,落地台灣仍需時日。
43:00:重壓2330與股東不滿意配息策略
提及標的:提及台積電(2330)為重壓標的,抱怨其表現不如其他AI股,雖CC多次暗示漲價但實際獲利未達期待,未回購且股利不吸引人,股東資金被動用於非核心業務
43:16:台積電治理與配息意見分歧
操作反思:主持人認為對台積電有不同的治理觀點,有人支持多配息,有人不滿公司不回購,強調對經營團隊要以總體表現來看待
43:49:鼓勵政策與稅負規劃對資金運用的影響
市場觀念:說明為何大資金投資者不愛鼓勵(配息),傾向以 buyback 或其他資本運用方式,如國外增資以避匯率風險
44:32:資產配置需視管理層規劃
市場觀念:點出散戶或外部分析師常無法掌握公司高層資金調配的全貌,需保持彈性理解
44:47:CC與張忠謀對比及投資者觀感
市場新聞:對比CC與張忠謀領導風格,表達對新領導人喊話喊底失敗的批評與質疑
45:04:股東與經營者意見分歧
市場觀念:反映在股東會上對公司策略難達共識,最終仍以表現為主的態度處理
45:44:公司競爭格局與表現
市場新聞:分析某科技公司在沒有反壟斷或關稅影響下,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主持人認為該公司目前競爭格局極佳,沒有明確對手,是一間表現極為突出的公司。
46:25:賣飛股票後的心理調適
操作反思:主持人分享操作反思,指出賣飛後容易引發情緒低落,但應該學會釋懷與習慣,當下判斷即為最好選擇。
47:24:面對賣飛與錯失行情的建議
操作反思:主持人提醒不要執著於賣飛,因為也可能曾因賣出而避開風險,強調各種結局皆有可能,應聚焦資金效率與整體決策品質。
47:45:與人比較導致焦慮的心理調適
操作反思:說明若總與市場最強者比較,將無法快樂,鼓勵投資人專注自身節奏,避免活在追逐他人表現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