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起金門芋頭時,此說法並不精確,最、最好吃的芋頭,是來自金門西邊的小島烈嶼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金門」。
金門芋頭綿密又鬆軟的口感,在嘴裡入口即化,這是我對金門芋頭難以忘懷的記憶,甚至是不時會懷念起來的存在,到底、究竟金門芋頭為何能夠如此香鬆棉呢?

天時地利人和:芋頭的風味來自烈嶼的風土
烈嶼的芋頭之所以特別,關鍵在於紅性黏土,這種富含鐵質及礦物的土壤,能讓芋頭發展出獨特的濃郁與鬆軟質地。再加上烈嶼四面環海、乾燥多風的氣候,讓芋頭在生長過程中承受了更多自然的壓力,也因此養分更集中,風味更厚實。
吃芋頭,你是甜派還是鹹派?
金門的芋頭風味鹹香兼具,甜鹹料理都十分出色,而台灣本島的芋頭多種植於河川沖積平原,風味偏細緻、甜潤。

照片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站
有趣的是,在本島長年稱霸市場的台中大甲芋頭,因大安溪流域的砂質土壤排水良好,口感偏鬆綿、香氣濃;高雄甲仙芋頭則因纖維較粗、質地厚實,適合煮粥。從土地的差異,就能清楚感受到風味上的南北差異。
走訪烈嶼,品嚐道地芋頭料理
午餐時間,我們來到烈嶼鄉知名的三層樓芋頭餐館,乍看像是吃冰的地方,其實還有各式合菜可以選擇,讓芋頭成為料理舞台上的主角。
不能錯過的絕對是經典的—招牌芋戀肉。是過去阿兵哥最愛的料理之一,將蒸過的芋頭與肉片拌炒,鬆棉且非常下飯!芋頭手絲捲,將芋頭刨絲炸過後,搭配美乃滋香酥濃郁,毫無纖維粗糙感,讓人一吃驚艷;芋球則保有炸物的酥脆外皮,內餡綿密濕潤、不會乾口。最後,務必來碗鋪上滿滿芋泥球及手工地瓜圓與芋圓的芋頭冰,為此次的美食劃下饗宴完美的句點!!
烈嶼鄉專屬的芋頭慶典
自2003年起,烈嶼每年都會舉辦芋頭季,今年已邁入第22屆。不僅有農產市集與DIY體驗,還有趣味十足的芋頭王選拔賽!那一顆顆如砲彈般壯碩的佼佼者中,有農民「洪阿伯」連續兩年奪下冠軍,最高紀錄種出超過五公斤的巨芋。我想,這不只是比芋頭大,也是一場農人們辛勤耕耘、對土地愛的展現。

照片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站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同的土地養出不同的芋頭,也讓料理風味有所不同。對我來說,烈嶼的芋頭不只是食材,而是島嶼與人、時間與風土,一起孕育出的記憶。
Author / Shiba Lin
Photo Credit / Shiba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