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門慢活的午後,我與友偶然在Instagram上找到了名為「忽悠旅社」的深度旅遊專家,介紹了許多不為人所知的金門知識及秘境,對此深感興趣的我們,毫不猶豫地留下一個下午的時間,從金門西南到東北,尋找戰時留下的痕跡。
雙乳山坑道|迷路,同時奮不顧身地前行
艷陽高照的午後,嚮導走在最前方,手持鐮刀闢路,我們一行人緊隨其後,一邊留意周遭是否有任何尖刺,一邊興奮地隨後前行。撥開層層枝葉後,一道銹紅色的坑道入口—雙乳山的地底通道—終於映入眼簾。

緊羅密網的連結
雙乳山地下坑道,是一處隱於山體的軍事基地。從北乳山貫穿至南乳山,才完成這條長達千餘公尺的地底通道。未料坑道完工的隔年,便爆發了古寧頭戰役。
坑道蜿蜒曲折,寬窄高低不一,地面凹凸起伏,甚至有些段落僅容一人通行。在難以辨識方向的坑道中,每轉一個彎,便彷彿置身另一種地形。再回到原點後,嚮導才告訴我們,其實雙乳山坑道是環形路徑,也難怪有種置身迷宮的錯覺。
途中,我經過了軍人休息、用餐的「中山室」、集會用的「公關室」,也看見鋼筋裸露、風化侵蝕的牆體痕跡。在這條昔日金門的重要防線上行走,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敬畏。

如今,雙乳山坑道的全貌已難以復原,破碎的空間中,仍藏著無數未被揭示的秘密。我一邊走著,一邊想像當年士兵們如何在如此複雜的地底空間,守住台灣的最前線。這些銘刻於地底的記憶,是金門戰地歷史留下最沉靜卻深刻的回聲。
地圖上未標示的秘境|眺望遠方島嶼
幾分鐘的路程,我們來到金門東北方一處隱密坑道。在崎嶇不平的路途中,可以看到偶有積水的地方,嚮導說,這是因為坑道緊鄰海邊的原因。
坑道內,牆上留有許多標語,還有美工兵手繪的寫景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處天花板上的黨徽,雖稍有褪色及牆面剝落,卻仍能感受到銘刻當年的意志。
靠海坑道限定的美景
還未來得及從驚嘆中平復,一場更震撼的景致已悄然到來。
在嚮導的帶領下,我們依序匍匐著穿過潮濕陰暗的碉堡,下一秒,眼前忽然豁然開朗-一整面碧藍的海景如畫般鋪展開來,湛藍的水面閃著粼粼波光,海的另一端則能隱約地看見泉州、廈門及大小嶝島。望著遠方的島嶼及景色,我在心裡想著當年的國軍是以什麼樣的心情站在這裡的呢?而此刻的我之所以能夠平安地站在這裡欣賞這片美景,究竟背後有著多少人的努力及犧牲?
離開的路上,午後艷陽照耀著大地,透過車窗也照得室內日光融融。望著窗外一幕幕略過的景緻,金門似乎已悄悄地在我心中染上一層新的色彩、氣味與記憶。
Author / Shiba Lin
Photo Credit / Shiba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