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135
1963#13 -〈Blowin' in the Wind〉- Peter, Paul and Mary
2025-08-01🎤 歌手介紹:Peter, Paul and Mary
- 成員:
- Peter Yarrow(溫柔男高音、作曲家)
- Paul Stookey(兼具幽默與深度的男聲)
- Mary Travers(女高音,聲音溫厚、充滿情感)
- 出道年份:1961年於美國紐約組成
- 風格:民謠(Folk)、社會運動歌曲、和平與平權倡議代表
- 特色:融合簡單旋律與三人合聲,傳遞深刻訊息但形式平易近人
🌟 代表作品
- If I Had a Hammer(1962)
- Puff, the Magic Dragon(1963)
- Leaving on a Jet Plane(1969)
- Blowin’ in the Wind(翻唱 Bob Dylan,1963)
🎶 音樂與歌詞
- 原創者:
Bob Dylan
(1962年寫成) - PP&M 版本發行時間:1963年,收錄於專輯《In the Wind》
- 風格:清新民謠風格,以簡單吉他伴奏搭配三人和聲,旋律沉靜、節奏緩慢
- 歌詞主題:以詩意提問方式探討人權、戰爭與自由問題
- 例如:「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 以“答案在風中飄”象徵答案存在但難以觸及
- PP&M 演繹特色:他們版本更溫和、易唱、易懂,被視為 Dylan 民謠精神進入大眾文化的橋梁
🔊 推薦聆聽重點
- Mary Travers 的領唱與男聲和聲交錯:強化歌詞的情感力量
- 副歌「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三人齊聲唱出,傳遞出希望與無奈交織的情感
- 吉他編曲簡單,沒有多餘裝飾:強調歌詞本身的深度與反思
📌 小知識
- PP&M 在1963年
華盛頓大遊行
中與馬丁路德金恩
同場演出本曲,是民權運動音樂史上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