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我幾乎每天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交易。
明明看得懂盤,看得準方向,卻總是賺不到錢。
更可怕的是,我越來越頻繁地進出場.....像在跟誰拼命證明什麼?
後來才發現,我不是在做交易而是在跟自己賭氣。
「一直進一直出」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說要紀律、風控、等機會。
但當你連續幾筆單都小賠、或是一出場就漲回去,
你的腦袋其實早已進入「我一定要把剛剛那口氣找回來」的狀態。
你不再是「策略執行者」,而是一個在情緒裡打仗的孩子。
每次手滑按下進場鍵,看起來是出於「判斷力」,其實是某種潛意識的失控。
你不是真的想做這單,你只是想彌補剛剛那一單的失落,想撫平自己的焦慮。
這個我懂。
我曾經一個早上開了十幾單,單筆都不大,
但當天一結算,我不只賠錢,還身心俱疲懷疑人生。
風控其實是「心理戰」,不是技術問題
有些人問過我:「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手?」
我的答案其實很簡單也很難
當你發現自己是為了彌補情緒才按下進場的那刻,就該停了
但說實話,我一開始根本覺察不到。
我以為我是在堅持策略、靈活應變,其實那叫亂槍打鳥。
而這種心魔最愛的餌,就是「快」。
你太急了,想快點反敗為勝、快點賺回來、快點讓自己感覺「我還可以」。
但這個「快」,是最危險的陷阱。
它會把你對市場的敏銳,變成對結果的執念。
轉念:風控不是規則,是照顧
當我開始用這個角度看待風控不是冷冰冰的制度,
而是「我在照顧自己」事情就開始不一樣了。
我會問自己:你現在進這單,是因為你真的看到訊號,還是你不想面對上一單的情緒?
我學著讓自己慢下來,哪怕只是離開盤前幾秒、深呼吸,轉移一下注意力
重新確認這一單是不是出自策略,而不是心魔。
你知道嗎,這個簡單的轉移注意力的行為,救過我無數次。
市場不是今天結束,輸贏也不是今天定義我這個人。
我也慢慢允許自己......
今天就是不做單也沒關係
不要怕停下來,怕的是盲目衝刺
如果你也經歷過頻繁進出場,然後事後懊悔不已的循環,
那我想說:你不是不夠好,你只是累了。
累到想用「快點做好」來掩飾內心的不安。
但這條路,不會因為你走得快,就少繞冤枉路。
下一次想進場之前,不妨停個三秒,問自己:
「我是在執行策略,還是想安撫剛虧損的自己?」
當你學會在那一瞬間溫柔地對自己誠實,交易就不再只是風險對抗,
而是你對自己實誠的守護。
你會發現,那些被你從焦躁中穩住的時刻,其實才是你最強的操作。
📝這裡是我寫給自己的人生筆記
也分享給跟我一樣,想變得更有能力的你。
如果你今天有被這篇文章打到心、笑出來,
或想起某個人或自己的故事,甚至悟到了?!🤣
請 留言💬、按愛心❤️、收藏起來📮,
讓我知道我的人生筆記也有額外造福他人的價值。
🔗 想聊更多?來直播間找我:
實況揭露我如何邊操盤、邊梳理情緒與突破低潮,
真實不藏,從交易現場學會如何挺過市場波動
這裡不講交易,口播奇文沒說出口的情緒盲點、
內心小劇場與人際難題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能一起慢慢變厲害,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