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資產,他們各自走勢也幾乎不會完全相同。因此,若想知道資產之間走勢、報酬和風險的變化,會使用相關係數來觀察資產和資產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通常來說,相關係數介在-1到+1之間。正值的相關係數代表正相關,用在兩個資產走勢也就是很可能同漲同跌;負值的相關係數代表負相關,即兩個資產走勢會是反向的;零的相關係數代表無相關,也就是兩者走勢毫無關聯。
回來看債券和股票兩大資產類別,這兩者通常是低相關性,但也會因為債券類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政府公債對於股票的相關性一般來說一定是低於公司債券的。再來,投資級公司債券的相關性也比高收益公司債券來的低。然而,長天期債券也會比短天期債券來的相關性更低一點。
以下的討論會以美國的政府債券為例做為討論,並以債券名稱做代替。
由於債券和股票是低相關性,所以當投資組合同時擁有債券和股票時,可以很明顯地減少波動,使得大漲大跌的特性可以緩和,也可以讓一般投資者想要穩定的心態得到平靜,尤其是股災來臨的時候,債券通常都是最令人心安的避風港,而且還有機會可以讓報酬增加,這在後續文章當中會再介紹。
使用兩者不完全相關的資產來作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就叫做資產配置!本世紀以來,債券和股票通常是負相關,所以資產配置的效果就會更好,也就是說,當債券和股票一起配置的時候,可以帶來更好的報酬也能帶來更低的波動性,為更高的夏普率,使得自己投資效率來得更好。但是,若只考慮要和股票有最低的相關係數,就可能選擇長天期的政府公債,不過,想要投資報酬率高,並不是只看相關係數而已,也還有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
最近債券和股票的相關性有上升的趨勢,也許和升降息周期是有關係的。因此,由於聯準會升息的關係,導致了債券和股票比以前較常同漲同跌。但因為相關性本來就是常常在變化,只要債券和股票之間的相關性並不是完全正相關,就代表資產配置的效果一直都在。從歷史來看,資產配置已經能夠存在數十年不變,證明了資產配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