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精神》的核心「榮光的放下」、及「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原諒」
No49
親愛的孩子:今天想和你聊一部電影,名字叫做《龍馬精神》。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邁的老武師羅師傅,和他相依為命的一匹馬,叫做「赤兔」。
我看電影向來不急著參考別人的評論,而是先全心走進故事本身,等影片結束,才去看看影評人的看法,對照我自己的感受,看看我們是否看見了同一幅風景,還是走在了不同的河岸。這次也不例外。網路上的評論幾乎一面倒地批評劇情結構混亂、感情鋪陳不夠自然,甚至提到現實中主角成龍的私生活,把父女情的破碎套進劇情,影片中順序與說理可說是「塞了太多想說的話」,讓節奏產生不和諧的音波。
但我在觀影過程中,卻不止一次落下了眼淚。那些情感的波紋,不斷拍打在我心裡,尤其是,赤兔用牠沉默不語的陪伴,演出一段最動人的深情。
羅師傅對赤兔的照顧,像是在撫慰自己錯過的親情,也像是挽回他曾經風光卻逐漸失落的過往。赤兔用耳朵聽懂情感、用眼睛讀懂心意。會撒嬌、會等待,也願意在舞台上為羅師傅賣力演出,即使是冒著生命危險(為了滿足師傅的私心),也不離不棄。那份儍執著,那份無聲的忠誠,像是我們人生中那些默默守候的「老好人」嗎?
我們常常在關係裡,習慣接受別人的好,卻忽略了,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陪伴,其實也需要被珍惜。
電影裡有一句話,我一直記著:「跳下來容易,走下來困難。」年輕時我們渴望飛得高、衝得遠,但真正的勇氣,是在掌聲散去、光芒褪去之後,仍然能微笑著走下舞台。放下榮光,不是失敗,而是成全,是轉身前行的開始。
我不想在這封信裡談誰的私事或是對錯。人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劇本,也有不同的錯誤與選擇。但如果一個人,能夠對一匹馬保有真情與責任,那他心裡,一定還有柔軟的一隅。若我們能為此而動容,那是不是也能更溫柔地,看待那些與我們不同的生命與決定?
當赤兔即將被財團奪走時,羅師傅像失去了家人般焦急,四處求援。他不是為了舞台,也不是為了名利,而是因為,那匹馬懂他的愛,而他,也懂牠的情。這樣的情感交換,無需語言,卻讓人深深動容。
那一刻我想,若人與動物都能彼此珍惜,那麼人與人之間,是不是更該學會理解與原諒?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原諒別人,是因為還沒學會先誠實地面對自己。唯有願意對自己的良知低頭,才能有真正的寬恕與和解。
親愛的孩子,未來你也會站在選擇的岔路口,有時是親情與理想的拉扯,有時是和自己過不去的糾結。你不需要一直飛得最高,有時候,肯走下來,也是難得的成熟。人都有軟弱的地方,都有可能犯錯。能夠理解他人、選擇不傷害、也放過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
就像赤兔,牠的存在是整部電影最真摯的靈魂。最讓我落淚的片段,是牠跌倒了幾次,卻始終追著師傅的背影,只為了跟上那份愛。牠教會我們:真正的愛,是不說話,卻始終不離不棄。
願你,也能成為別人生命裡那樣的存在。寡言,卻懂得深情;沉靜,卻始終在場。
晚安了,願你心中長存柔軟,也有勇氣走自己的路。
愛你的
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