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聯想 赤子之心怎變人面獸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最近閒暇時都在觀看入圍影片,又把多年收集的幾大箱舊雜誌斷捨離,拿去資源回收。快速翻閱那些舊雜誌,彷彿入殮前最後說再見,看到一些如今賺大錢,臉書上常分享股市、房地產資訊,或類似美國MAGA式偏狹言論的大右派,當年竟是在咖啡館裡讀馬克思的左翼文青。古人說的赤子之心珍貴而難得,不論將之解釋為童心、聖心、菩提心,是否走一段人生旅程後,所有的誠實、天真、慈悲都消失,將成為人面獸心呢?

從退休復出的宮崎駿,拍了一部奇幻卡通「蒼鷺與少年」,入圍本屆奧斯卡。此乃不講反戰的反戰電影,除了開頭的空襲,熊熊大火燒死主角小學男孩的母親,就沒再出現戰爭場面。小男孩全家搬去鄉下避難,父親再娶,小男孩自殘、不上學,他的幻想世界沒有父親、師長、甚至人類朋友,但華麗如愛麗絲夢遊的仙境,也如奧菲歐進冥府尋找死去的妻子,有隻蒼鷺領著男孩進入地下世界尋找亡母。他用童心直覺所感受的幻境,反覆出現火的意象,有會吃人的青蛙、魚類、鳥類,甚至連可愛的小白球形狀靈魂也得吃了開膛破肚的大魚的內臟才能上升到人類世界。

小男孩父親是軍火商,靠戰爭賺錢,宮崎駿沒讓這父親對兒子講解戰爭,卻安排小男孩目睹大群鸚鵡踢正步,軍容浩大,以及它們力挺的國王推倒一小塊積木而造成世界毀滅。電影結尾相當簡潔,二次大戰已結束,小男孩即將與家人返回東京,最後回望鄉下的房間一眼,面龐英俊,眼神凌厲,那難道是三島由紀夫遺作「豐饒之海」裡面,性格陽剛的右派少年的眼神?

若問,究竟在哪個時間點,赤子心將被大人世界汙染?另一部入圍影片「可憐的東西」也試圖提出此問題。

艾瑪史東飾演的女主角是瘋狂科學家的實驗傑作,將嬰兒大腦縫進美艷女郎頭部,所以她天真、不矯情,聽到音樂想跳舞,看到貧民窟會流淚,會拿錢施捨窮人。等她在外面世界探險一圈後返家,也「長大」了,承襲瘋狂科學家衣缽,第一件作品就是把山羊腦子縫進前夫頭裡,讓個性偏執的前夫爬在地上吃草。電影最諷刺在此,因為隨時拿槍耀武揚威的前夫是軍官,有戰爭才有權勢,與片中其他腳色,如話術狡猾的律師,甚至宮崎駿卡通裡的軍火商父親,有戰爭才有財富,他們都在社會有頭有臉,人面獸心爬在地上,反而是最讓別人放心的時刻。

這陣子新聞常讓人想著,何時將有人推倒一顆不起眼的小積木,世界就開始分崩離析的骨牌效應?可怕的大王、偏執的政客,出生時也曾善良,究竟哪些讓他們變了?

面對撞船事件的人命能毫無同理心、毫無歉意,一味用民族主義上綱也不惜點燃戰火!又是哪些因素讓大官們處理外籍移工事務時竟聲稱考量膚色、種族、宗教信仰?時間軸空間軸上略略移動,會看見類似例子:戰場上趁飢餓民眾搶糧食直接開火,或為爭霸找人打代理戰爭、一再否決停火決議,不勝枚舉。

當檯面上有這麼多人面獸心的大人,兒童幻想世界就格外迷人。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原來是這意思。拆掉心門外的高牆,或在牆內點一盞純良的心光,是如此值得用電影、用各種藝術型式大書特書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氣正常嗎?一日寒冬,一日盛夏,這麼極端,令人聯想與地球暖化有關。 趁回暖出去曬太陽,體面男子走來,禮貌地說,他有個聖經分享的任務,問我能否能幫他。他講沒幾句,我已聽出是要傳攝理教,趕緊藉口上廁所就尿遁了。 我對邪教不邪教自有看法,心有芥蒂是,難道自己看來像很傻很好騙的愚夫愚婦? 如今社會
朋友來訊,說三月初開始,中、泰永久互免簽證。 另一位朋友傳來加薩走廊的影片,那個生靈塗炭的地方啊! 以色列敢攻擊等著領糧食的巴勒斯坦饑民,死傷千人,是料定有拜登撐腰,聯合國再怎樣呼籲停火也會遭美國人否決。
浸潤在現實利益裡忘掉青春理想的,不就是紅樓夢裡面的婆子們嗎?不可愛!宜斷捨離!
停更一段時間,因為春節都在重讀紅樓夢、聽全套貝多芬的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經典確實是經典,給了自己春花明媚好心情。今日速速瀏覽一周大事,看到紐時介紹剛過世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的經典錄音,頗為感傷。
讀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對「內在價值」耳熟能詳。這個廣泛用於各領域的字眼,在教育方面指事物本身的價值,例如人性─做為人,本身就有價值。品德、歷史、學問,也都屬於內在價值。與內在價值相對,是「工具價值」。教師檢定常有考題是,當前台灣教改思潮說「為未來生活做準備」,此觀點就強調教育的工具價值。
YouGov 在英國民調發現大多數英國人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於五至十年內爆發,所以,世界大戰引爆點是哪裡?
天氣正常嗎?一日寒冬,一日盛夏,這麼極端,令人聯想與地球暖化有關。 趁回暖出去曬太陽,體面男子走來,禮貌地說,他有個聖經分享的任務,問我能否能幫他。他講沒幾句,我已聽出是要傳攝理教,趕緊藉口上廁所就尿遁了。 我對邪教不邪教自有看法,心有芥蒂是,難道自己看來像很傻很好騙的愚夫愚婦? 如今社會
朋友來訊,說三月初開始,中、泰永久互免簽證。 另一位朋友傳來加薩走廊的影片,那個生靈塗炭的地方啊! 以色列敢攻擊等著領糧食的巴勒斯坦饑民,死傷千人,是料定有拜登撐腰,聯合國再怎樣呼籲停火也會遭美國人否決。
浸潤在現實利益裡忘掉青春理想的,不就是紅樓夢裡面的婆子們嗎?不可愛!宜斷捨離!
停更一段時間,因為春節都在重讀紅樓夢、聽全套貝多芬的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經典確實是經典,給了自己春花明媚好心情。今日速速瀏覽一周大事,看到紐時介紹剛過世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的經典錄音,頗為感傷。
讀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對「內在價值」耳熟能詳。這個廣泛用於各領域的字眼,在教育方面指事物本身的價值,例如人性─做為人,本身就有價值。品德、歷史、學問,也都屬於內在價值。與內在價值相對,是「工具價值」。教師檢定常有考題是,當前台灣教改思潮說「為未來生活做準備」,此觀點就強調教育的工具價值。
YouGov 在英國民調發現大多數英國人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於五至十年內爆發,所以,世界大戰引爆點是哪裡?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祕密會議》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攝影等多項大獎,探討信仰與權力之間的拉鋸,以及宗教領袖在道德與政治間的掙扎。劇情描述樞機團團長勞倫斯在調查教會醜聞的過程中,逐漸被權力誘惑,最終在權力與信仰間做出選擇。電影並以此反思當代天主教的挑戰,以及宗教在現代社會的角色。
Thumbnail
巴布狄倫的經典名作《Blowin' in the Wind》誕生於1960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時期,其簡單卻深刻的歌詞,探討了和平、自由、人權等永恆主題,並成為反戰和民權運動的象徵。本文深入探討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詞含義、影響力,以及它如何跨越時代,持續激勵人心。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看插畫類的美術作品,所以從五月份就知道,六月底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會有「波隆那世界插畫大奬展」的展出,當時就有開始在注意這個展覽,但因適逢暑假期間,想說人潮可能會比較多,晚一點再去看,結果竟然忘記了。直到最近才想起來這個展覽,查了一下,發現還有展出,但已接近尾聲,所以趕快找個時間去看。
Thumbnail
本文介紹2025年奧斯卡愛爾蘭代表《嘻蓋骨男孩》,以Hip-Hop音樂捍衛並推廣愛爾蘭語的組合Kneecap為題材的自傳電影,除了他們的發跡史,電影製作的歷程,亦稍探討愛爾蘭語的現狀。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在去年看了宮崎駿的電影新作《蒼鷺與少年》認識了這本《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直到最近在圖書館借閱回家閱讀,跟大家分享這本可以啟發思考的好書。 本書講述中學生"小哥白尼"在家庭和學校的生活中,透過舅舅以聊天、書信日記等不同方式引導下,思考了各種議題。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最近閒暇時都在觀看入圍影片...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祕密會議》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攝影等多項大獎,探討信仰與權力之間的拉鋸,以及宗教領袖在道德與政治間的掙扎。劇情描述樞機團團長勞倫斯在調查教會醜聞的過程中,逐漸被權力誘惑,最終在權力與信仰間做出選擇。電影並以此反思當代天主教的挑戰,以及宗教在現代社會的角色。
Thumbnail
巴布狄倫的經典名作《Blowin' in the Wind》誕生於1960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時期,其簡單卻深刻的歌詞,探討了和平、自由、人權等永恆主題,並成為反戰和民權運動的象徵。本文深入探討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詞含義、影響力,以及它如何跨越時代,持續激勵人心。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看插畫類的美術作品,所以從五月份就知道,六月底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會有「波隆那世界插畫大奬展」的展出,當時就有開始在注意這個展覽,但因適逢暑假期間,想說人潮可能會比較多,晚一點再去看,結果竟然忘記了。直到最近才想起來這個展覽,查了一下,發現還有展出,但已接近尾聲,所以趕快找個時間去看。
Thumbnail
本文介紹2025年奧斯卡愛爾蘭代表《嘻蓋骨男孩》,以Hip-Hop音樂捍衛並推廣愛爾蘭語的組合Kneecap為題材的自傳電影,除了他們的發跡史,電影製作的歷程,亦稍探討愛爾蘭語的現狀。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在去年看了宮崎駿的電影新作《蒼鷺與少年》認識了這本《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直到最近在圖書館借閱回家閱讀,跟大家分享這本可以啟發思考的好書。 本書講述中學生"小哥白尼"在家庭和學校的生活中,透過舅舅以聊天、書信日記等不同方式引導下,思考了各種議題。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最近閒暇時都在觀看入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