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檳榔林中開一道水的出口:576林地水路導引記|576森植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576森植誌語錄
有時候,一場復育的真正開始,不是種下一棵樹,
而是引導一條水,走向更寬容的方向。

六月初來到576,進行樹苗種植後的的巡查工作,最近幾乎都會與午後雷陣雨相遇。林地的土壤開始濕潤鬆軟,枝葉濃密的林冠下,光線斑駁地灑落,腳下的每一步都踩在滋養與腐植交織的生命之上。

這次,我延伸步伐往尚未清整的山坡邊緣,打算展開另一區的復育前置作業。照例,先對多年未整的檳榔叢進行清理。檳榔,雖在地卻非原生,其根系稀疏、涵養不足,往往成為林地水文穩定的一大隱患。清除的同時,一條隱沒於植被底下的山溝水道漸漸浮現。

raw-image

水,總是悄然無聲地改變地貌。當我發現這條水道的出口竟直指林地較平坦的核心區時,內心一陣警覺。雨季來臨,若暴雨滲透山體、激發水流,整片區域極有可能面臨沖刷或局部土石滑動的風險。

我立刻停下清整,轉而動手進行導水工程。拿起十字鎬,沿著現有的微坡,挖開新的一道引流溝渠,並利用鋸下的檳榔枝幹與現地石塊疊構出一道順勢轉向的引水堤。水路被轉向至林地邊緣原有的水井區,讓未來的逕流有更安全的去處,也避免沖刷直接破壞林地主體。

整個過程耗去半天時光,汗水混著泥濘,也許沒有人會注意這片地表的細微改變,但這些不起眼的引導與保護,正是復育過程中最核心的工法之一。森林不只需要植栽,也需要理解水的邏輯與山的語言。

這樣的調整,也讓我再次思考:復育從不是單一行動,而是一連串觀察、理解、即時回應的綜合體。水流改道,或許只是小小一筆,但它流過的每一處,終將成為森林未來生長的命脈之一。

文:🌲👣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藏山問行 Zàngshān Wènxíng
2會員
59內容數
七歲前,森林是我的家,溪水呢喃、柴火溫暖,父母的辛勤刻印在山林間。之後我以人文博士及商學顧問的身份隨世奔波逐夢,直到內心召喚帶我回到山林。 於是選擇「半林半聿 forinker」的生活,以「藏山問行」為名,在森林裡復育生命,用筆點亮心燈。願點燃篝火,讓每個回望自然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2025/07/27
五月底的梅雨,為576林地帶來了濕潤的泥土與生長的契機。這段時間,我們種下了毛柿、過山香、台灣欒樹、苦楝、咖啡等樹苗,並用竹子、山棕、繩索為這些新生命加設庇護。雨水與陽光交錯的節氣,是林地最忙碌也最溫柔的時刻,一場默默的照顧行動,也是一場關於共生的課。
Thumbnail
2025/07/27
五月底的梅雨,為576林地帶來了濕潤的泥土與生長的契機。這段時間,我們種下了毛柿、過山香、台灣欒樹、苦楝、咖啡等樹苗,並用竹子、山棕、繩索為這些新生命加設庇護。雨水與陽光交錯的節氣,是林地最忙碌也最溫柔的時刻,一場默默的照顧行動,也是一場關於共生的課。
Thumbnail
2025/07/27
在為新植苗木尋找乾季補水方式時,576林地邊緣一口塵封多年的八卦井被重新發現。這口井不僅成為補水與生態交會的節點,也意外串聯起我過往從易經研究轉向環境倫理學的生命歷程。水從地底升起,連接的不只是苗與土,更是知與行、人與自然的流動與重逢。
Thumbnail
2025/07/27
在為新植苗木尋找乾季補水方式時,576林地邊緣一口塵封多年的八卦井被重新發現。這口井不僅成為補水與生態交會的節點,也意外串聯起我過往從易經研究轉向環境倫理學的生命歷程。水從地底升起,連接的不只是苗與土,更是知與行、人與自然的流動與重逢。
Thumbnail
2025/07/27
2025年5月中旬,在576林地完成一場約百株的新植任務。包括山櫻花、相思、台灣肖楠與原生山茶,依據環境配置落點,並搭配水溝清理與竹架遮蔭,開啟了這片復育區的初夏新篇章。
Thumbnail
2025/07/27
2025年5月中旬,在576林地完成一場約百株的新植任務。包括山櫻花、相思、台灣肖楠與原生山茶,依據環境配置落點,並搭配水溝清理與竹架遮蔭,開啟了這片復育區的初夏新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小葉欖仁、鳳凰木、桃花心木、粉紅花旗木......原來在永康還能看見這樣的風景,還有其中有一段路大花紫薇和阿勃勒一起盛開,大概是今年五月看見的風景,還有好幾次的雨過天青,遠方的山變得好清晰。
Thumbnail
小葉欖仁、鳳凰木、桃花心木、粉紅花旗木......原來在永康還能看見這樣的風景,還有其中有一段路大花紫薇和阿勃勒一起盛開,大概是今年五月看見的風景,還有好幾次的雨過天青,遠方的山變得好清晰。
Thumbnail
巡著園子也一邊準備要到建國花市展示活動的盆栽,許多剔葉後的樹新芽正冒著,氣溫恰好日頭曬得舒服,也期待到了花市一樣好天氣囉。
Thumbnail
巡著園子也一邊準備要到建國花市展示活動的盆栽,許多剔葉後的樹新芽正冒著,氣溫恰好日頭曬得舒服,也期待到了花市一樣好天氣囉。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茂密的森林插畫,色彩豐富,樹木多樣,植物眾多,營造出大自然景象。這個畫面捕捉了森林的多樣性,前景中有樹葉和植物的細節,高大的樹木輪廓增加了背景的深度。 工具: Bing,Dall-E3,Copilot
Thumbnail
這是一片剛剛經過開發的果園,就在三芝往淡水的馬路邊上。周圍是茂密的樹林,這裡則一片黃土,似乎感覺不到生氣。其實有小小的樹苗在上面,背後遠遠的則是廟宇的屋簷,從這裡可以感覺到生與死的輪迴,所以把天空化為紫色。 這樣的場景猶如一幅抽象的畫作,富有詩意般的意境,讓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在這片剛經過開發的
Thumbnail
這是一片剛剛經過開發的果園,就在三芝往淡水的馬路邊上。周圍是茂密的樹林,這裡則一片黃土,似乎感覺不到生氣。其實有小小的樹苗在上面,背後遠遠的則是廟宇的屋簷,從這裡可以感覺到生與死的輪迴,所以把天空化為紫色。 這樣的場景猶如一幅抽象的畫作,富有詩意般的意境,讓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在這片剛經過開發的
Thumbnail
前陣子造訪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鮮豔的黃色和粉紅花叢,令人驚異大自然的色彩如此濃烈,跳脫框架和想像力的限制。
Thumbnail
前陣子造訪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鮮豔的黃色和粉紅花叢,令人驚異大自然的色彩如此濃烈,跳脫框架和想像力的限制。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前幾天,天氣甚好,於是隨心所欲,走走~ 我來到了:芳苑濕地紅樹林海空步道 芳苑紅樹林濕地位於二林溪出海口,是海水和溪水泥沙匯聚交會混和而成的,其實漫步在這步道時,總感覺這黑色髒污感的泥沙混和沙灘,但卻又覺得有其特色,這樣子形容肯定蠻怪,這條步道因此有「黑色大地」之稱號,走在步道處處是驚喜,因
Thumbnail
前幾天,天氣甚好,於是隨心所欲,走走~ 我來到了:芳苑濕地紅樹林海空步道 芳苑紅樹林濕地位於二林溪出海口,是海水和溪水泥沙匯聚交會混和而成的,其實漫步在這步道時,總感覺這黑色髒污感的泥沙混和沙灘,但卻又覺得有其特色,這樣子形容肯定蠻怪,這條步道因此有「黑色大地」之稱號,走在步道處處是驚喜,因
Thumbnail
2024/02/05 萬華-和平青草園 充滿車車的公園,差點通知小小車主們來移車,今天目標是好好修剪一顆古蹟旁的大樹,修剪的時候還會傳來遠處孩童們的嬉鬧聲,感覺溫馨。 下午風忽然變很大,在樹上特別晃,順利完成修剪後,站在地面仔細看覺得好滿足,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成果。
Thumbnail
2024/02/05 萬華-和平青草園 充滿車車的公園,差點通知小小車主們來移車,今天目標是好好修剪一顆古蹟旁的大樹,修剪的時候還會傳來遠處孩童們的嬉鬧聲,感覺溫馨。 下午風忽然變很大,在樹上特別晃,順利完成修剪後,站在地面仔細看覺得好滿足,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