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林夕《紅玫瑰》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好消息,我累積夠多投稿,分手療傷系列我們繼續聊下去。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讀者投稿|小雨 27歲 行銷企劃
分手三個月後,我終於刪掉了他的照片。結果當天晚上,他傳來訊息:「妳還好嗎?我想跟妳聊聊。」我盯著螢幕,手指懸在鍵盤上方,突然有種想哭的衝動。不是因為想念,而是因為荒謬。
看到小雨的投稿,我想起自己也收過類似的訊息。
那種感覺很複雜,像是你剛把房間整理乾淨,前房客就說想回來拿點東西。你不知道該開門還是假裝不在家,但心裡明明白白知道,他要拿的不只是東西。
我們來聊聊這件事。不是要教你怎麼做,而是陪你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
他們總是在你快要忘記的時候回來
前任回頭的時機,從來不是偶然。
小雨刪照片那天發了瑜伽課的動態,配文是「重新學會呼吸」。看起來很正能量,很療癒,很像一個人正在好好過日子的樣子。
然後他就來了。
我觀察過很多類似的故事,發現前任會在三個時間點回頭:你剛開始重建生活的時候、你看起來過得很好的時候,還有他自己過得不太好的時候。
為什麼是這些時間點?
因為他們需要確認一件事:你還在不在他們的掌控範圍內。
當你開始展現出「我正在往前走」的跡象時,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警報。不是因為捨不得你,而是因為害怕真的失去你。
這聽起來很殘酷,但你想想,如果他真的很想念你,為什麼不是在你最痛苦的前兩個月來找你?為什麼偏偏是在你看起來快要走出來的時候?
小雨說得對,那個timing太荒謬了。
但荒謬的背後,其實有很清楚的邏輯。
你的第一反應,出賣了你的內心
收到前任訊息時,你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這個念頭很重要,因為它會告訴你,你現在走到哪裡了。讓我分享三種最常見的反應:
第一種反應:「他終於主動了!」
如果你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個,代表你還在等待的階段。
你可能已經刷掉了聊天記錄、刪了照片、甚至封鎖了他的社群,但內心深處還留著一扇門。你告訴朋友你已經放下了,告訴自己要往前看,但收到訊息的瞬間,那種「我就知道他會回來」的竊喜,暴露了你的真實想法。
這個階段的你會立刻想回覆,腦中開始幻想復合的可能性。你可能會重新翻看你們的聊天記錄,想像他傳訊息前的心情,甚至開始計劃見面時要說什麼。
第二種反應:「我應該怎麼回比較好?」
如果你想的是這個,代表你正在搖擺中。
理智告訴你要小心,感情告訴你也許值得試試。你會把截圖傳給朋友,問他們覺得怎麼樣,問要回什麼比較不會顯得太冷淡或太熱情。你會打了又刪,刪了又打,糾結每一個字的語氣。
其實,你是想要有人幫你做決定。因為你自己也不確定到底想要什麼。
這個階段的你已經開始療癒,但還沒有完全放下。你介於想念和理智之間,需要外界的聲音來幫你判斷。
第三種反應:「他為什麼現在才來?」
如果你想的是這個,那恭喜你,你已經走得很遠了。
你的重點不在「要不要復合」,而在「為什麼是現在」。你開始分析他的動機,而不是急著回應。你會想:為什麼不是在我最痛苦的時候來?為什麼偏偏是在我開始重新生活的時候?
這個轉變很微妙,但很關鍵。從「他怎麼想」到「我怎麼想」,從被動等待到主動分析,從感情用事到理性思考。
小雨屬於第三種。她的重點不在「要不要復合」,而在「為什麼是現在」。
我記得她在投稿裡寫:「我突然覺得很可笑。為什麼我還在用他的喜好,決定自己要買什麼?」
那個轉念的瞬間,其實就是她真正開始療癒的時刻。
不是因為忘記了什麼,而是因為拿回了什麼。
深夜的訊息,最不值得相信
小雨注意到一個細節:他傳訊息的時間是晚上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