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續當信任碎了一地建議合併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導讀
這幾年來,我因為興趣,花了時間研讀外遇心理學,不是為了替任何人辯護,是為了理解一個讓我困惑很久的問題:為什麼一個聲稱愛家人的人,會選擇背叛他們?(其實更詳細的原因的話,我有機會再跟大家講講)。
當我深入這些研究後,我發現外遇者的心理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這不是為了替他們找藉口,而是為了幫助被背叛的人明白:這真的不是你的錯。
我也希望那些正在外遇邊緣掙扎的人,能夠看見自己內心正在發生什麼,在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之前,停下來。
適讀對象
這篇文章特別適合:
- 正在處理伴侶外遇創傷的人(幫助理解而非自責)
- 想要理解外遇心理機制的人(預防和覺察)
- 正在考慮或已經陷入外遇的人(認清自己的模式)
請注意:
如果你正處於急性創傷期,建議先尋求專業協助再閱讀此文。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理解,不是治療。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讀者L的投稿:
思齊老師,我想告訴你一個故事,關於我老公被我發現外遇那天晚上的事。
那天我在家照顧發燒的女兒,打了五次電話給他都沒人接。我發訊息說孩子燒到三十九度,問他什麼時候回家。
後來我才知道,那個時候他正坐在車裡,停在另一個女人的公寓樓下。
他後來跟我坦白了所有事情,包括那天晚上他在車裡的想法。他說他看到我的訊息時,第一個念頭是恐慌——不是因為孩子生病,而是因為他剛從那個女人那裡出來,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我。
最讓我困惑的是他接下來說的話:「我坐在車裡想了很久,我發現我真的很愛你和女兒。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做出這種事。」
他說他愛我們,但他還是背叛了我們。
我現在每天都在想:一個愛我們的人,怎麼能夠傷害我們?他是在騙我,還是在騙他自己?
我想理解他,但我更想知道: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L的故事讓我想起一個心理學研究中的矛盾現象:大部分外遇者在背叛行為發生時,並沒有停止愛他們的伴侶。
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人性最複雜的地方。
外遇者的認知迷宮
我在研究外遇心理學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一個人怎麼可能同時愛一個人又背叛這個人?」
答案在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中¹。
當一個人的行為與他的價值觀產生衝突時,大腦會自動啟動一套「合理化系統」,讓這種衝突變得可以忍受。
有個男人說:「我告訴自己,只要我沒有不愛我太太,這就不算真正的背叛。我甚至覺得外遇讓我變成更好的丈夫,因為我不會把對生活的不滿發洩在她身上。」
這就是認知失調在發揮作用——他重新定義了「愛」和「忠誠」的含義,讓自己的行為在道德上變得可以接受。
外遇者的大腦會創造出一種「分隔化思維」(Compartmentalization)。在這個模式下,他們可以把生活分成不同的隔間:家庭隔間、工作隔間、外遇隔間。每個隔間都有自己的規則,互不干擾。
「跟她在一起的時候,我就是另一個人,」一個女人說,「那個人沒有孩子要照顧,沒有房貸要付,沒有老公的臭襪子要洗。我可以只是一個被愛的女人。」
這種心理分割讓外遇者可以在不同角色間切換,而不需要面對內在的道德衝突。
但這種分割是脆弱的,需要大量的心理能量來維持。
「我不是壞人」的自我欺騙
我收到過無數外遇者的來信,幾乎每一封都包含同一句話:「我不是壞人。」
我之前的許多文章有探討過,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這句話背後,是一套精密的自我合理化系統。
研究顯示,外遇者會使用六種主要的中性化技巧(Neutralization Techniques)²:
- 否認傷害:「沒有人受到真正的傷害」
- 否認受害者:「她/他早就不在乎這段關係了」
- 譴責譴責者:「她/他也不是什麼好人」
- 訴諸更高的忠誠:「我在保護家庭的和諧」
- 否認責任:「我沒有選擇,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 比較傷害:「至少我沒有像某某某那樣」
我記得一個男人跟我說:「你不懂,我太太現在只關心孩子和工作,我在她眼裡就像家具。那個女孩至少還會問我今天過得怎麼樣。」
我問他:「那你有跟太太表達過這種感受嗎?」
他愣了一下:「你試過跟一個每天累到倒頭就睡的人溝通嗎?」
「所以你選擇了外遇而不是溝通?」
他沈默了很久,然後說:「我沒有選擇外遇,是外遇選擇了我。」
這就是外遇者最常見的合理化邏輯——把主動選擇包裝成被動發生。
但現實是:外遇從來不是意外,而是一連串小選擇的累積。
成癮模式的形成
最近的神經科學研究揭示了外遇的生物學基礎³。
外遇會激活大腦的獎勵回路(Reward Circuit),釋放大量多巴胺——這與賭博、酗酒、吸毒的機制相同。這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外遇者會說「我控制不住自己」。
有個女人向我描述她的外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