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正值畢業期間,那時候的我對於畢業後要往哪個方面走,自認都已經安排妥當且清楚,也就隨著規劃逐漸去實行這一切。我還記得那時參加了一個政府機構的課程,因而到台中去進修,但殊不知這對我來說才是惡夢的開始。
那裏的一切都很好、同學們也很好,但不知為何自己就是無法熟悉那邊的環境。在去學校的路上就感到恐懼,進到教室總是有種莫名的壓迫感襲來,最終我逃離了那裏。不到1個月的時間。中間當然也有發生過家庭革命、從台北一路哭到台中等等行為,但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我的憂鬱情緒。
那時候不知為何,我在租屋處躺著看著陽台時,腦中總會浮現要是跳下去就解脫了的這句話。和朋友聊過之後,看了人生第一次的身心科,但對我來說,好像沒有什麼用(?),我的情緒依舊控制著我的行動,各種自傷的辦法都試過一遍了,直到離開了那邊才停止。從那時好像就落下了一個根,反射想逃離的一個避風港。
有人說是因為我給自己的期待與壓力過高,所以才會這樣。也有人說是因為我自己想要逃避現況,所以找了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任自己去躲藏。直到今日,我還是不懂我為何會變成這樣,而且自從它發出了芽之後,我的情緒好像找到了一個避風港。它任由我躲在那邊當個懦弱的孩子,慢慢的我也就習慣了躲在那看似對我好的雨傘下生長。
時到今日,我依舊不清楚這樣的情緒管理是不是對的,但至少讓我好受一點。
很多人都說不要躲避、要面對現實並解決一切,躲避不能解決任何事。
但對我來說。
躲避是有用的。至少它可以讓我暫時不去面對這一切。
讓我不用在外人面前強裝堅強樂觀。讓我自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舔舐自己的傷口。
讓我在躲避的期間,能夠有自己的時間讓我成為那個真實的自己。
而不是外人眼中虛假的我。
可笑的是,我連真實的我是什麼樣子我都不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