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者:林信帆|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
🧠 富人思維 6 大重點
- 時間成本擺在第一位
- 有錢人會將「通勤時間」視為重要的金錢成本。
- 即使花更多錢住在車站旁,換來的時間自由更有價值。
- 投資不動產也會選擇生活機能便利區。
- 花錢買「無價」的資訊與知識
- 富人對書籍、課程、知識投資毫不手軟。
- 書籍被視為「社會趨勢與需求」的反映,是資訊輸入的重要管道。
- 消費前思考「價值」勝於「折扣」
- 錨定效應是陷阱:不被「原價」與「折扣」影響,回歸實際需求與價值。
- 例:小孩禮物與樂高積木選擇,反思實際適合程度與預算。
- 花錢前「擴充資訊」助冷靜判斷
- 富人習慣用「同筆錢可買到什麼」做對比。
- 例如:放棄收藏球衣,選擇與家人共度時光。
- 活用金錢=投資未來的人脈、知識與體驗
- 錢不是只用來買東西,也可以成為「傳遞資訊」「建立關係」的工具。
- 像是吃推薦的餐廳、發文分享,讓花費產生更多價值。
- 花錢 ≠ 消費或浪費,而是「有意識的投資」
- 一般人分成「投資、消費、浪費」;富人只分「有沒有回報」。
- 即使是消費,也會思考如何讓這筆錢產生價值。
👥 不同年齡層的金錢建議
年齡金錢用途建議理由與重點
20+
投資「知識」與「失敗經驗」
增強能力與累積學習資本,不急於金融投資
30+
建立「人脈」、拓展視野,同時開始「金融投資」
投資理財與人脈並重,持續學習避免自滿
40+
投資「家人成長與回憶」,做「風險對策」
兼顧家庭責任與人生品質,避免過度保險
50+
投資「健康」與「時間」
預防醫療開銷,延長體感時間,多嘗試新事物
60+
活用以往所學,享受生活
活出總結式人生,仍可學習與分享,人生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