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千田琢哉 譯者: 黃玉寧 出版社:晨星出版 日期:2015/02/01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超酷的寫法!
這本書有三個沒有名字的主角,一個年薪400萬日圓、一個年薪1000萬日圓、一個年收入3000萬日圓。
為什麼前面兩者的收入我都是用「年薪」,但是到最後一位主角卻變成「年收入」呢?
這不是筆誤,是因為到了3000萬日圓的等級,幾乎可以肯定這是一位老闆/創業者/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並不是獨自一個人可以用勞動換得的薪水,故以收入代稱。
(當然也可能有我不知道的工作薪水是這個數字,但我相信以常見工作性質來看,還是老闆居多吧!)
更酷的地方在目錄。
一般來說目錄是一個讓讀者快速了解書本內容的地方,我也很喜歡在故意不看作者名字的情況下,從目錄去猜測這是哪一國人——通常以樹狀結構分成八章、五小節以上、一小節只佔一到兩個頁面左右的,都是日本人的著作XD
離題了,回來回來。
這本書也是那種樹狀結構的,但其中一根樹枝,也就是那位年收3000萬日圓的強者——他在目錄中是被馬賽克的!
作者八成就是看準有我這種人,會看一看目錄就覺得自己看完全部了吧XD
故意把我們最想看到的部分遮起來要你自己去內文尋找,這⋯⋯這⋯⋯這好香啊~
不過實際看到內文發現,這好像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走到年收3000萬日圓的書,而是一本分析書。
書中對這三個沒有名字的主角進行了從工作到生活、思考到行為、金錢觀到價值觀的詳盡評比。
但你可能很難從中獲得「如何增加年收」或者「如何成為老闆」、「如何當上坐在車後座看人擠電車/招計程車的人物」等知識。
頂多你可以判斷一下你現在處在哪一個階段、並且有沒有想要改變的。
那我簡單說明一下我看到的三個主角特色,各位也可以簡單檢視一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哦。
自我分析
❖年薪400萬日圓(簡單來說應該是台灣的普通上班族的意思,雖然直接換算下來大概是台幣八十萬,但考量到日本物價比台灣高等原因,姑且當他是一般上班族)
◇人格特質:
- 會趁著特賣活動大買特買。
- 一走進便利商店就會帶一堆東西出來。
- 經常三五成群地走過馬路。
◇金錢觀:
- 抱怨薪水太少,實際「改變現狀」的行動卻是去買樂透,幻想大富大貴。
- 不信任精品。
- 認為錢是一切。
❖年薪1000萬日圓(大概是台灣的高薪族群)
◇人格特質:
- 有效、理性地運用特賣活動,購入自己需要的商品。
- 只在便利商店購買需要的東西。
- 懂得獨處的珍貴,不會因為「大家都這麼做」就下班後和同事混在一起喝酒(這裡講的是日本的居酒屋文化,換作台灣可以想成聚餐就好)
◇金錢觀:
- 會追求更高的薪水,為此不斷提升自己。
- 會慎重地購買並展示精品。
- 相信「錢不是一切」,生活中還有其他部分。
❖年收入3000萬日圓
◇人格特質:
- 舉辦特賣活動讓人來消費自家商品。
- 將便利商店視為「觀察趨勢」的好地方。
- 坐在汽車後座,看著街道上三五成群、以及獨來獨往的人,專注於思考的角色。
◇金錢觀:
- 屬於發薪水的那一端。
- 精品是他的日常,不會特別放在心上。
- 將金錢視為一種工具。自由自在地過著不被錢束縛的生活。
看完了簡單的分析,你屬於哪一種人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如果看了還是不太確定、或者更想知道其他有錢人的思維模式,也可以去圖書館借閱這本書看看喔!
(會說借書是因為這本書有點久了,博客來都停售了,書店可能還要調貨XD我是在總圖看的)
謝謝你看到這裡,今天有安排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了嗎?還沒的話,看到這邊就停下來,讓眼睛休息一分鐘吧!
我是Guta,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