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邦人壽與新光銀行的策略聯盟看見香港保險業的真實運作
⸻
前言:台港金融合作是區域穩定與發展的關鍵力量隨著亞太區域金融整合與跨境理財需求上升,台灣與香港之間的金融合作正逐步深化與多元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完善的監管制度、透明的法規環境與國際資本接軌能力;台灣則擁有強大的保險與銀行業基礎,並擅長資產管理與財富傳承規劃。兩者互補,使台港金融合作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連動與服務創新的重要支柱。
⸻
合作典範:富邦人壽香港 × 新光銀行香港分行策略聯盟
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合作案例,便是2018年富邦人壽香港與新光銀行香港分行達成的策略合作協議。這場合作不僅象徵兩家台灣金控集團在香港攜手進軍壽險理財市場,更具體體現出台資金融企業如何在香港實踐「在地經營、跨境服務」的發展模式。
🔹 雙方合作重點包括:
• 通路整合:新光銀行香港分行成為富邦人壽保險產品的銷售平台;
• 品牌信任疊加:兩大台資品牌共同承諾誠信、穩健與專業,提升消費者信任;
• 客戶需求導向:針對香港在地居民與兩地通勤族,提供兼具保障與儲蓄功能的壽險方案;
• 長期服務布局:強化後續理賠、變更、續保等保全服務流程,打造完整服務鏈。
這不僅是一項營運策略,更是台港資本與制度合作的成功範例,展示出台資金融業者在香港具有「實體投入」與「制度承擔」的能力與誠意。
⸻
香港金融業的實體價值:台港合作的基礎
透過台灣金融機構在港的經營模式,可進一步觀察到香港金融業具備以下四大實體價值,亦為台港合作提供堅實平台:
✅ 1. 法規完備、合規環境優越
香港保險與金融機構受保監局、金管局、證監會三大監理體系規範,制度接軌歐美,讓台資機構在拓展時可依循國際規範設計商品與運營。
✅ 2. 市場開放、鼓勵跨業合作
香港允許銀行、保險、證券、資產管理之間交叉合作。台灣企業皆可靈活運用資源在港整合業務,創造互補優勢。
✅ 3. 實體經營、多點服務
以富邦人壽香港為例,其具備完整的商品設計、核保理賠、客服熱線與通路管理功能,絕非「紙上公司」或註冊空殼,而是真正參與市場運作。
✅ 4. 雙向連結、區域節點角色
香港不只是資金中轉,更是台資企業進入中國、東南亞與國際市場的關鍵「轉接站」,擁有語言、制度與資本的三重橋梁功能。
⸻
深化台港合作的戰略意涵
富邦與新光的合作,不僅是兩家企業間的商業結盟,更彰顯台港金融體系在地區金融版圖中的互信與互補。
台灣業者透過香港布局,不僅可接觸全球高資產與跨境保戶,亦能提升自身商品國際化與資產配置能力。而香港則可藉由台灣企業的產品力與資源基礎,強化市場服務深度與財富管理鏈條。
這種「以香港為平台,向亞洲擴散」的策略,也成為許多台資金控進軍東協與大灣區的關鍵一步。
⸻
結語:香港金融產業的真實性,來自「制度 × 合作 × 實踐」
從富邦人壽香港與新光銀行香港分行的策略合作案例,我們可以清楚看見香港金融業的三大核心特性——制度透明、合作開放、實體經營。這些特徵不僅讓香港成為國際保險與銀行品牌的聚集地,也提供台灣金融業者一個可信賴、可落地、可成長的營運平台。
在目前全球金融動盪與地緣挑戰加劇的情勢下,香港仍是台灣金融業拓展國際市場最具戰略意義的前哨站,而台港之間的互補合作,正是維繫區域金融穩定與創新發展的關鍵力量。
M.
M&P 傳承誌主筆
Mind & Purpose in Every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