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未亡:彼岸的世界》之 2 —死後溝通、陰陽眼、轉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片名 Surviving Death (2021),
Netflix 原創紀錄片


這紀錄片分成不同單元,探討死後的世界:瀕死經驗、靈媒、死後溝通、陰陽眼、轉世。試圖以科學觀點的角度,看待此事。
想來以科學正統自居的 Discovery 頻道、國家地理頻道,
不太可能來碰這種「玄學」的題材。
我認為 Netflix 製作本紀錄片,以科學角度,還稱不上完美,
只能當一般紀錄片,但誠意滿滿。

raw-image


@陰陽眼
我認為本單元的中文片名「陰陽眼」翻譯得不精確,
前半段是探訪鬼屋(我膽小,跳過不看),
後半段是走訪安寧之家的老人,
他們都宣稱看見逝去的親人來找他們。


醫生在做這項「生命走到盡頭時所產生的幻象」調查時,
這些老人說會看到過世的親人,小孩則是看到寵物
但奇怪的是,片中這些受訪者,都是笑咪咪的述說,
而且捨不得跟過世的親人分開。
他們的神智清楚,也不是受藥物影響。
甚至有人跟死去的親人聊天,「喝了大和解咖啡」,放下多年心結,
可以說是開心、了無遺憾的走。


我印象中,在我們的社會中,
比較常聽到的,
是長輩在往生前幾天會說「菩薩來接我」、「天使來接我」等宗教之類的彼岸使者,
好像比較少聽到是過世的親人來接引?
我猜想,是因為華人最大的壓力、情緒傷口都來自「原生家庭」?哈哈!


我覺得比較厲害的,
一是這些受訪者都是開心敘述,彷彿串門子聊得很過癮!
我想他們應該心裡有數,這是自己快「畢業」的徵兆,卻一點都不害怕。


二是老外的過世親人,不只過來看他們,
還會跟他們修復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
這未免太強了吧!
我們這一生的功課之一,不就是在修復關係嗎?


我喜歡片中醫生的結論:
能對亡者開心的事,也會讓亡者家屬開心。

 

我喜歡這醫生做的研究,
(他做了二十多年,但很可惜,如今醫界對此議題依然排斥,沒有大規模研究),
因為他讓我知道,彼岸並不可怕!
還會有使者來接機,先讓你安心,
這服務多貼心啊!


 @死後溝通
本單元陳述了走不出喪親之痛的家人,如何藉著各種方式,想跟亡者搭上線。


以前,我不懂喪親之痛,
直到我認識了兩位朋友,都是因為母親過世,走不出來,
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得了精神疾病(一得躁鬱症、一得精神分裂),
學業、工作、戀愛等等,可以說生活各方面均大受影響。
我好心疼!
她們都是很善良的好女孩,人生卻因此走鐘。
我想一定是她們承受不住這樣的痛,
任何安慰的話語,都不起作用。


也許,宗教無法解答喪親家屬的「為什麼」,
使得他們尋求通靈,甚至要個徵兆,
不管是蝴蝶、硬幣、美洲紅雀都好,只為了安己心。


對我而言,
這集講的不是靈界,
我看到的是親情的聲聲呼喚。

 

我記得《天使走過人間》的作者,也是知名的生死學大師,
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
在書中提到,她先生過世後,
有一天,果然出現當初約定好的信號「紅玫瑰」。
看來,老外很在乎這種來自彼岸,報平安的信號。


 @轉世
這單元採訪自稱記得起前世經驗的小孩跟家人,
巧的是,當孩子長大後,都記不得,也不願意再回憶多談,
因為對他們而言,這包袱太沈重。


可能華人文化中,原本就參雜靈魂輪迴之說,我們早就見怪不怪。
但對老外而言,還是陌生的觀念,
何況基督教文化,根本不承認轉世輪迴。



幾個修靈性的朋友,都曾跟我提過,他們可以看出自己跟別人的前三世。
我覺得很無聊,
就算是真的,每個人都要輪迴轉世多次,
你才看到三世,有什麼了不起?
根本是在炫耀自己的修行功力。


再者,他們每個人說起自己的上輩子,
都是不可一世、手握生殺大權的威風大將軍、萬人景仰膜拜的女祭司,
我心想,
對照他們今生只是平凡的上班族,活得不自在的乖乖牌,在情愛中翻滾受傷的女人,
共通點是:執著、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會這樣說,很明顯是自己亂編的補償心理啊!吹牛!
既然他們這麼想讓「自我感覺良好」,我也不點破。
雖然很想反駁:上輩子很風光,這輩子卻如此,所以你一定是做了壞事的懲罰?
只是很想建議他們去上編劇班,學一下編劇的基本功。


即使是被大家敬重的達賴喇嘛,被視為大悲觀音菩薩的化身
他在這一世,也多有磨難,
如此看來,凡夫如你我,生命中風雨不斷,也很正常。


如果依照佛教教義,
累生輪迴轉世是為了「學習」,
那麼,修好當下這一世,才是重點,不是嗎?

相關閱讀
《死而未亡:彼岸的世界》之1—瀕死經驗、靈媒

★《死亡之後》—瀕死經驗讓人更能擁抱人生、活在當下、慈悲、內心平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堂(花。酒。香)的沙龍
52會員
146內容數
闖過生死關、走過創傷的我,感恩所有善待我的小天使!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及療癒筆記。 另有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2025/07/29
這紀錄片分成不同單元,探討死後的世界:瀕死經驗、靈媒、死後溝通、陰陽眼、轉世。 試圖以科學觀點的角度,看待此事。 我大推「瀕死經驗」,很精彩!一定要看!
Thumbnail
2025/07/29
這紀錄片分成不同單元,探討死後的世界:瀕死經驗、靈媒、死後溝通、陰陽眼、轉世。 試圖以科學觀點的角度,看待此事。 我大推「瀕死經驗」,很精彩!一定要看!
Thumbnail
2025/06/30
運動不只對心臟、大腦有益,也對免疫系統有益, 任何增強和維持肌肉的運動, 如:游泳、跑步、舉重都能提升免疫系統
Thumbnail
2025/06/30
運動不只對心臟、大腦有益,也對免疫系統有益, 任何增強和維持肌肉的運動, 如:游泳、跑步、舉重都能提升免疫系統
Thumbnail
2025/06/19
對氣味沒有興趣的人,他們錯過了什麼? 調香師尚克勞德說, 錯過了食物、美酒的樂趣, 他們也缺少了很多東西:例如生活,每天聞聞太太,還可以增進夫妻感情。
Thumbnail
2025/06/19
對氣味沒有興趣的人,他們錯過了什麼? 調香師尚克勞德說, 錯過了食物、美酒的樂趣, 他們也缺少了很多東西:例如生活,每天聞聞太太,還可以增進夫妻感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視頻通話服務「Wonderland app」透過收集死者的日常資料,建立死者的虛擬替身,讓活著的人能夠再次與死者相見、交談與相互陪伴,以滿足心靈的慰藉。考古學家「白莉」與女兒、太空人「泰柱」與女友、app管理員「海利」與「賢秀」,三段故事帶領你窺探「Wonderland」的世界。
Thumbnail
視頻通話服務「Wonderland app」透過收集死者的日常資料,建立死者的虛擬替身,讓活著的人能夠再次與死者相見、交談與相互陪伴,以滿足心靈的慰藉。考古學家「白莉」與女兒、太空人「泰柱」與女友、app管理員「海利」與「賢秀」,三段故事帶領你窺探「Wonderland」的世界。
Thumbnail
「好萊塢知名靈媒」泰勒.亨利,十歲時因預視了祖母即將離世的訊息,進而發現自己擁有與另一個世界溝通的能力。本書希望透過許多逝者與生者交流的通靈故事,向大眾傳達:死亡不等於離別,逝者只是透過另一種形式存在,希望在世的人能夠跨越悲傷...
Thumbnail
「好萊塢知名靈媒」泰勒.亨利,十歲時因預視了祖母即將離世的訊息,進而發現自己擁有與另一個世界溝通的能力。本書希望透過許多逝者與生者交流的通靈故事,向大眾傳達:死亡不等於離別,逝者只是透過另一種形式存在,希望在世的人能夠跨越悲傷...
Thumbnail
這一主題是因「萬物皆有靈」,以及前陣子看的韓劇“死期將至”(我死了又死)所引發的靈感。 死後的世界在部分著作裡有著描述,但生死終究是兩隔,死亡之後,沒有人可以給出絕對的答案。 電腦程式運行有可能因bug影響產生當機,那……死亡遇到bug……
Thumbnail
這一主題是因「萬物皆有靈」,以及前陣子看的韓劇“死期將至”(我死了又死)所引發的靈感。 死後的世界在部分著作裡有著描述,但生死終究是兩隔,死亡之後,沒有人可以給出絕對的答案。 電腦程式運行有可能因bug影響產生當機,那……死亡遇到bug……
Thumbnail
麥特戴蒙主演的《生死接觸》 可說發人深省 或許 對於死亡 必須有些堅定的想法 才能活得穩健 藍天之下 綠野之上 靠著藤質躺椅 翻讀《論語》 作為死前姿態 是為了再出發 聆聽孟子或孔子開課 也許能漫遊戰國時代 喧囂叫賣的諸子大街 觀賞莊子跟惠子相聲 墨子胸口
Thumbnail
麥特戴蒙主演的《生死接觸》 可說發人深省 或許 對於死亡 必須有些堅定的想法 才能活得穩健 藍天之下 綠野之上 靠著藤質躺椅 翻讀《論語》 作為死前姿態 是為了再出發 聆聽孟子或孔子開課 也許能漫遊戰國時代 喧囂叫賣的諸子大街 觀賞莊子跟惠子相聲 墨子胸口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人死後的命運和去了哪裡,有關宗教、哲學和個人信仰問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都有不同看法。也因為每個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所以這些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也不分對與錯。無論是什麼信仰與觀點,勸人向善、發人省思,都是值得鼓勵的好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信仰,它會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即便狂風巨浪,也能乘風破浪。
Thumbnail
《不虛此行》的主題與死亡相關,但導演應是有意淡化所有由之而起的哀念憾悔,集中從死看生 (下有劇透)
Thumbnail
《不虛此行》的主題與死亡相關,但導演應是有意淡化所有由之而起的哀念憾悔,集中從死看生 (下有劇透)
Thumbnail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Thumbnail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