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一群安靜而充滿韌性與美麗的生物,人們平常用它們、吃它們、欣賞它們,卻少有人真正認真去觀察、辨認它們,其實不同的植物,也會有不一樣的氣質和特色。
相較於習性鮮活、色彩迥異的動物,植物的顏色相近,特徵更難轉化成擬人的模式,對我而言是一個有趣的挑戰呢!

菱角 2022.03

欖仁 2024.01
欖仁,使君子科落葉大喬木,台灣原生種,老樹有顯著板根。單葉互生,呈倒卵形,厚革質,葉緣全緣,春季翠綠,秋冬季落葉前,變黃後轉紫紅。花雌雄同株,穗狀花序,雄花居頂,雌花在下,淡黃色或黃綠色。果實為核果,扁平的卵形或扁橢圓形。台灣常用於行道樹。

雙扇蕨 2024.02
雙扇蕨,雙扇蕨科,台灣原生種。單葉散生,葉片裂成相等的兩片扇形,每扇再多次深裂。在台灣常見於低海拔地區的山脊線。

黃金風鈴木 2024.03
黃金風鈴木,紫葳科落葉喬木。葉對生,掌狀複葉,小葉 5 枚,倒卵形,有疏鋸齒,被毛。花黃色,叢生,花冠漏斗形,花緣皺褶,春天開花。台灣常用於行道樹。

苦楝 2024.03
苦楝,楝科喬木,台灣原生種,樹幹通直,有不規則深縱裂紋。2-3回奇數羽狀複葉,大葉互生小羽片對生,小葉卵形,先端漸尖,歪基,鋸齒緣。花淡紫色,圓錐花序,春天開花。果實為核果,橢圓形,青黃色轉橙黃色,內果皮木質化,變成一堅核,橫切可見數個腔室,每室有種子一粒。台灣常見於平地及中低海拔丘陵,亦常用於行道樹。

緬梔/雞蛋花 2024.04
緬梔,又稱雞蛋花,夾竹桃科小喬木。單葉互生,簇生於枝頂,闊披針形,葉緣全緣,冬季落葉。花外圍乳白色,中心及基部為黃色漸層,頂生,聚繖花序,夏天開花。果實為蓇葖果。台灣常用於庭園、公園景觀。

阿勒勃 2024.06
阿勒勃,豆部蘇木科落葉性大喬木。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長卵形。花黃色,總狀花序,花序成串下垂,夏天開花。果實為圓筒形不開裂長莢果,暗褐色,果肉糖漿狀,甚臭。台灣常用於庭園、公園、行道樹。

蓮花 2024.07
蓮,又稱荷,多年水生挺水性草本植物。地下莖橫走水底泥沼中,多節,圓柱狀半紡綞形,俗稱蓮藕。葉從地下莖節上生出,柄長出水面,被棘刺,葉片盾狀,表面有難以察覺的細突起,使水滴落在上面會形成水珠。花紅色、淡紅色或白色,大型且長出水面,離瓣花,花瓣倒卵形,夏天開花。果期花托逐漸增大,內呈海綿狀,俗稱蓮蓬,果實包裹其中,呈圓形,俗稱蓮子,果皮堅韌,成熟後呈黑色。目前台灣以台南白河區種植最多。

萱草 2024.07
萱草,俗稱金針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自根部簇生,披針形,葉緣全緣。花黃色,圓錐花序,漏斗狀,下部管狀,花形有單瓣或重瓣,春夏開花。目前台灣主要種植區為台東大武、太麻里及花蓮的玉里。

台灣欒樹 2024.08
台灣欒樹,無患子科落葉大喬木,台灣特有種。二回羽狀複葉,小葉對生,卵形,葉緣重鋸齒。花黃色,頂生的圓錐花序,秋天開花。果實為蒴果,由燈籠狀粉紅色的三瓣片合成,成熟後轉褐色。台灣常見於低海拔闊葉林,亦常用於行道樹。

台灣野百合 2024.09
台灣野百合,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台灣原生種。葉輪生或互生,線狀披針形,葉肉質,葉緣全緣。花白色,頂生單朵或總狀花序,花冠呈喇叭狀。全台皆有分布。

青楓 2024.10
青楓,又稱槭樹,槭樹科落葉中小型喬木,台灣特有種。單葉對生,掌狀五裂,鋸齒緣,秋冬轉黃後紅。花淡綠色或黃綠色,頂生,聚繖花序。果實為雙翅果。台灣常見於中低海拔的山地闊葉林。

梅 2024.11
梅,薔薇科落葉小喬木。葉片卵形,先端漸尖,葉緣鋸齒。花單生,有時兩朵同生於一芽內,香味濃,冬春開花。果實近球形,黃色或綠色,被柔毛,味酸。台灣多種植於中部,海拔300-1,000公尺的坡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