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願意,是這種語氣讓我不想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制度分配權益,卻無法平衡情感。

最近,身邊有位朋友的家族,經歷了一場讓人百感交集的告別式。

一位獨居多年的長輩,在長期病痛後,靜靜地在家中離世。消息是由警方通知的。

這位長輩歷經兩段婚姻,留下兩位從未謀面的女兒,突然接到電話,才發現自己竟成了這段關係的最後繼承人。

原以為他生活清苦,應該沒有留下什麼財產。家中親人甚至主動提議:「就算什麼都沒有,也該讓他走得體面一點。」

直到翻出銀行帳戶與資料,才發現他竟還有存款與股票。

整件事的氣氛,也就此轉變。

喪葬費用由兩位女兒共同承擔,表面看來圓滿處理。

但接著,一筆「勞保喪葬津貼」,卻意外成了新的導火線。

根據現行制度,「喪葬津貼」是給有投保勞保者申請的補助,與遺產無關,也不屬於家屬之間可分配的財產。

姊姊因仍有工作,持續投保,可申請補助;而妹妹因健康因素長期未工作,也早已未再投保。

原以為這只是個程序問題,沒想到,卻因為妹妹的母親(也就是長輩的前妻)傳來一句語氣強硬的訊息:

「喪葬補助應該要分一半吧?」

幾通簡訊與電話,夾雜著責備與語帶威脅,讓原本可以平和處理的事,瞬間翻盤。

後來,姊姊只淡淡說了一句話:

「不是我不願意給,是這種語氣,讓我什麼都不想給。」

這筆津貼的歸屬,其實法律早有明文規定: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第33條第2項:

「被保險人之父母死亡時,得申請喪葬津貼;申請人為該被保險人本人。」

也就是說:

  • 這筆錢是「社會保險給被保險人的福利」,不是遺產;
  • 和誰支付喪葬費用無關;
  • 更不是其他人可以主張分配的財產。

我聽完朋友的描述,心裡有些沉重。

像這樣制度與人情交錯的故事,我過去也見過不少。

法律說得清楚誰有權益,但說不清楚誰會受傷;人心怎麼想、感情怎麼算,法律無從規範。

誰該退讓、誰該道歉,往往變成了八點檔家族劇情的內心戲,沒人能說得準。

那晚,我靜靜想了很久。

不是每個人的離去都能平靜,也不是每筆補助都能圓滿。

有時候,留下的,只是一句話,讓人在心裡反覆咀嚼著委屈與無奈。

我不是保險專家,也不是法官,我只是希望,若有一天換成我離開這世界~

留下的,不是讓人爭執的申請表,而是有人,願意記得我,不必被提醒「該給誰什麼」。

有緣在一起,無緣不相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業配的中年女子的沙龍
5會員
19內容數
寫日常、寫旅行,也寫中年女子在生活裡的真實心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小彩在新竹市政府擔任科員,年少喪父,大伯幾年後也因故離世,家中剩下祖父母,最近祖父腦溢血送醫,住院一週後與世長辭,對於親人離世要辦理繼承的流程不太了解,於是先到人事室說明接下來自己會申請喪假處理祖父喪葬事宜,人事陳主任說:「請節哀順變,以下說明喪葬補助及津貼申請事宜,您也可以參閱『我的E政府』整理『
Thumbnail
小彩在新竹市政府擔任科員,年少喪父,大伯幾年後也因故離世,家中剩下祖父母,最近祖父腦溢血送醫,住院一週後與世長辭,對於親人離世要辦理繼承的流程不太了解,於是先到人事室說明接下來自己會申請喪假處理祖父喪葬事宜,人事陳主任說:「請節哀順變,以下說明喪葬補助及津貼申請事宜,您也可以參閱『我的E政府』整理『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談到「遺產」、「繼承」這些敏感字眼問題,有時確實是很傷感情,但又是一個人一生中不能不面對、並會牽涉到法律的嚴肅問題。除非是一個人的家境原本就十分貧窮,完全無任何的資產存在,因而其父親或母親死後,自然而然就無財產(不論是土地、房子或金錢)可留給他(她)。
Thumbnail
在辦理父親後事的過程中,恰好得知有50初歲的同事表示工作年資可以領一次退休金了,於是她決定退休。 當然,也有別的同事堅持要65歲才屆齡退休。 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意的人生規劃,我也沒資格評估好壞。只是,想起了父親在69歲即離世,剛好領了8年多的勞保月退,想想在65歲前就領月退的年次也不屬於我們這一代
Thumbnail
在辦理父親後事的過程中,恰好得知有50初歲的同事表示工作年資可以領一次退休金了,於是她決定退休。 當然,也有別的同事堅持要65歲才屆齡退休。 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意的人生規劃,我也沒資格評估好壞。只是,想起了父親在69歲即離世,剛好領了8年多的勞保月退,想想在65歲前就領月退的年次也不屬於我們這一代
Thumbnail
這是一個家庭糾葛的故事,描述了大兒子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以及弟弟對於家族遺產的看法。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親情和家庭關係中的複雜情感和糾葛。
Thumbnail
這是一個家庭糾葛的故事,描述了大兒子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以及弟弟對於家族遺產的看法。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親情和家庭關係中的複雜情感和糾葛。
Thumbnail
膝蓋實在是很痛。
Thumbnail
膝蓋實在是很痛。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