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仰望天空,思考未來的居住地時,總是談論火星、太空站,彷彿地球已經不值得留戀。
但如果我們將視線轉向地底呢?如果有一天,冰河時期真的回來了,冰層覆蓋了整個北半球,大陸被冰川擠壓得所剩無幾,人類還能在哪裡存活?
也許答案就在我們腳下。
幻想場景:冰河世紀重臨,地表不再適合居住
想像一下,一整個世代的孩子從未見過藍天。白晝不再明亮,因為厚重的雲層與冰雪將陽光隔絕。冰川從兩極不斷擴展,吞噬了城市、森林與農田。
海平面下降,大量水源被鎖在冰層中,而地表的可居住空間,逐漸被擠壓到邊緣。
那時候,我們還能往哪裡去?
地底之下,也許才是人類真正的庇護所
地殼越往下,溫度就越高。這不是幻想,而是地球的自然現象:地溫梯度。平均來說,每深入地表 1 公里,溫度就上升約 25–30°C。
這是否代表,如果地表被冰層完全覆蓋,人類可以向下鑿開一條新的生存路?
也許我們會在地下建起「熱帶溫室城市」,依靠地熱發電、生態循環系統與封閉式水資源,再創一個人造「永晝社會」——不再依賴太陽,也不懼怕極寒。
地底世界的幻想:曾經有人先我們一步嗎?
你有沒有想過,或許這不是第一次?
也許在更早的文明裡,曾有一群人類為了躲避上一次的災難,早已遁入地底。他們的科技隨時間倒退,他們語言變異、眼睛適應黑暗,甚至不再需要太多陽光與色彩。
他們也許就住在我們腳下幾公里處,在安靜、燙熱又封閉的地底裂縫中,建立起自己的世界。
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存在,就像我們也從未真正感知他們的呼吸。
地底,不只是生存,是對未來的另一種想像
地底生存不是悲觀的退讓,而是對極端環境下的想像力延伸。與其說這是幻想,不如說它是一種哲學:人類總能在不可能的地方活下來,並且創造文明。
我們向上太久,是時候也向下看看了。
你覺得呢?
如果你也曾想過這些問題:
- 如果地球重返冰河時代,我們能去哪裡?
- 地底城市會是末日的烏托邦嗎?
- 是否真的存在過一個被我們遺忘的地下文明?
歡迎留言與我分享你的幻想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