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的智慧
《炒股的智慧》作者陳江挺在華爾街有實戰經驗,透過作者筆下闡述的交易觀,可檢視自身的交易是否有需改進的地方。
股票的迷惑性不在於股票所基於的價值,而在於它給炒股者提供的幻想
炒作的本質
華爾街流傳一個故事,兩位炒手交易一罐沙丁魚罐頭,每次都出比對方更高價的價錢買下,不斷交易下來,雙方都賺不少,且罐頭的價錢也水漲船高,某天其中一位忍不住好奇心,想看看這罐頭究竟有什麼寶讓雙方趨之若鶩,結果打開只是臭掉的沙丁魚,他指責對方賣假貨,對方無奈的說道:「這罐是用來交易的,不是用來吃的。」是不是覺得和當今炒作的股票如出一轍?盲目的大眾不知道所買的股票背後價值,只是一昧的跟風追隨炒高行情,等到泡沫化才恍然大悟。
並不是說不能去追投機股,而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先分清楚自己是在投資這家公司,還是做短價差,我也很常交易投機股,但一旦苗頭不對就會停損,不會用基本面來欺騙自己長期投資,當你入場的原因消失時,就應該離場,否則留下洗碗的就會是你。
人性的弱點-貪
學股的過程就是克服「貪」等與生俱來的人性,養成「不貪」等後天的經驗過程
本書著重於交易者「心理」,貪婪和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這也是做股票最難的地方,市場上充斥著不同的利多利空消息,有時同樣的消息還可能有利多利空的解讀(例如:2021塞港),尤其台股又是淺碟市場,漲跌反反覆覆,漲的時候總期待明天還會漲,跌的時候徹夜難眠,也因為人的情緒引發出不理性的操作,所以股市中常有不合理的波動產生。
但要克服心態問題沒那麼簡單,需要透過實戰累積經驗,並在每次錯誤學習,制訂改善計畫,不斷重複直到變成你的直覺,才是真正心態養成。
太急著發大財
我以前的操作就常常犯了這點錯誤,總覺得這次是大好機會,所以都All in下注,但常常事與願違。如今我改變操作方式,即便是很有把握的標的我也盡量壓在本金40%以內,避免一次失誤回吐太多,久了也會發現,每年都有機會在,所以並不需要重壓,只要把握每次行情,長期下來也是很可觀的收益。
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於危急的時候怎麼逃
停損的重要
不管哪本投資書籍,都一定會提到停損的重要性,金錢就是入股市的門檻,如果連本金都沒有了,談什麼都是紙上談兵,所以保本非常重要,書中也有提到,大部分的人最大問題是停損太慢,所以散戶很常砍在阿呆谷。
書中提到停損點方式之一,跌破臨界點(頸線)就要考慮出場,而每個人所用的臨界點不同,可以以自身的操作模式下去做變化,我自己也很常使用頸線方式去操作,不過有時候也會遇到雙巴的情況(跌破放空又站上,站上做多又跌破),這時我會選擇放棄這檔標的,代表我還抓不透他的股性,選擇能讓自己賺錢的交易比較重要。
股市沒有擊敗你,是你自己擊敗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評估自己
不論在各領域上,想要追求完美,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作者認為要成為職業交易者,除了需要不斷學習外,還需要熱忱才有機會走下去。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失敗的時候,這時候大多數都選擇放棄,另求出入,只有少數人堅持下去而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結論
本書以大方向的方式敘述股市經驗,內容沒有太艱澀的詞語,我認為滿適合提供給初入股市的人學習,但因為有許多心法與坊間投資書籍無異,所以讀完會覺得有點可惜,反倒是想聽到作者在操作時所遇到的困境和改變(例如:2008金融海嘯的操作狀況),如果是在股海經驗豐富的老手,我認為可以跳過此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