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器物哲學:14天內在認知與進階養成》Day 1_我開始理解,我的設計不是用來比較的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生活器物哲學:14天內在認知與進階養成》Day 1_我開始理解,我的設計不是用來比較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透明玻璃罐,什麼都能看見;

有些人像不銹鋼便當盒,耐撞、耐熱、不怕風雨。

也有人像老舊的木盒子,裡面藏著時間留下的氣味。

不管你是什麼形狀、什麼材質,

你之所以存在,本來就有你的理由。

與其拿自己和別人的容量比較,

不如靜下來,好好認識自己的結構與用途。

你有你獨特的開關,

也有只有你才知道的保存方式。

願今天的你,能輕輕對自己說:

「原來,我一直都有存在的好理由。」

從今天開始,學著欣賞自己的結構、

接上自己的電源,

好好運轉,做自己該做的事。

因為你知道,你的獨特,不需要經過比較才成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suting Lin的沙龍
41會員
800內容數
Tsuting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這個故事,不是教你「積極思考」,而是一段關於學會慢下來、學會照顧自己的旅程。從打翻一杯咖啡開始,主角走過混亂、懷疑、被看見,也學會為自己選擇人生的方向。 《自在轉念的旅程》獻給每個想重新整理人生、也願意溫柔對待自己的你,希望能陪你一起,練習「好好活著」。
Thumbnail
2025/08/06
這個故事,不是教你「積極思考」,而是一段關於學會慢下來、學會照顧自己的旅程。從打翻一杯咖啡開始,主角走過混亂、懷疑、被看見,也學會為自己選擇人生的方向。 《自在轉念的旅程》獻給每個想重新整理人生、也願意溫柔對待自己的你,希望能陪你一起,練習「好好活著」。
Thumbnail
2025/08/06
在這個人人都能發聲的時代,碎嘴文化早已升級為「社群風暴 + 職場暗潮」的複合現象。 這篇文章邀請你一起重新思考:當評論成為攻擊、當八卦變成利益操作,我們要如何保持內心清明與培養思辨能力,不被輿論帶走方向?
Thumbnail
2025/08/06
在這個人人都能發聲的時代,碎嘴文化早已升級為「社群風暴 + 職場暗潮」的複合現象。 這篇文章邀請你一起重新思考:當評論成為攻擊、當八卦變成利益操作,我們要如何保持內心清明與培養思辨能力,不被輿論帶走方向?
Thumbnail
2025/08/06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你有多久沒聽見自己的聲音? 這是一趟30天的內在對話旅程,透過每日主題、自我覺察與療癒小語,讓我們慢下來,重新看見那個值得被溫柔對待的自己。 每天只需三分鐘,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 不為了更好,只為了更真實。
Thumbnail
2025/08/06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你有多久沒聽見自己的聲音? 這是一趟30天的內在對話旅程,透過每日主題、自我覺察與療癒小語,讓我們慢下來,重新看見那個值得被溫柔對待的自己。 每天只需三分鐘,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 不為了更好,只為了更真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是內在本質加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逐漸形塑一個人?
Thumbnail
是內在本質加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逐漸形塑一個人?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