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美學療癒,想來分享一場訪談。這是今年六月於巴塞爾藝術展舉辦的名人對話,主角是三星 Art TV 全球品牌大使、21 世紀文化意見領袖—BTS 的隊長 RM。

照片來源:https://news.samsung.com/tw
巴塞爾藝術展每年在巴塞爾、香港與邁阿密舉辦,集結國際級現代藝術大師與新秀作品,搭配許多周邊活動,帶來豐富的藝術體驗。而這次邀請的 RM 不僅是流行明星,也是一位熱愛藝術與哲學的全方位創作人,其音樂作品有許多靈感便來自平日藝術生活的啟發,歌詞內容優美而深刻,擅長文字遊戲與雙關暗喻,展現他善於自省、洞察人性的特質。
本次的巴賽爾對談,主題圍繞著藝術和日常,我們得以了解RM是如何看待藝術,以及藝術在他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藝術即生活,是無所不在的遇見與療癒
RM 認為藝術早已深植於生活各面向,例如文學、建築、電影、音樂,從我們居住的房子到洗澡時播放的歌曲,都是一種藝術的形式,並不是人們想像地很「高尚」、很「遙遠」。其實他從前也沒有意識到這些,年輕時最初的夢想是想當一位詩人,因緣際會接觸饒舌後,有人告訴他「Rap 就是 Rhythm and Poetry(節奏與詩)。」他深受觸動,決心投入音樂創作。直到有次與團體到美國巡迴演出時,他一時興起,首次走進芝加哥藝術學院,得以近距離欣賞莫內與梵谷的作品。當時親眼看到的畫作細節與質地,為他帶來的平靜感受,令他無比震撼。
自此之後,欣賞畫作與參觀各種藝術展覽成為他倦怠低潮時的莫大療癒。有時,作為一位音樂創作者,當他聽到其他非常厲害音樂人的專輯時,他會感到很嫉妒,可能是文人相輕的幽微心理,他時常無法保持客觀。但因為畫作不是他的專業,所以不會引發比較或嫉妒的心態,只需要純粹地感受那份美好。
單純感受,就是與藝術連結的第一步
因著自己的經驗,RM 認為欣賞藝術不必帶著壓力。許多人會覺得這聽起來就很難,好像一定要去研究、去學習。的確某種程度上,如果去了解作品背後的歷史、背景與故事時,能夠變成一種更深入知性的體驗。但有時候,只是單單喜歡那種感覺也是很好的。
你看到一件藝術品,然後被它的色彩、細節、層次感所吸引,感受到美與平靜,感受到有個什麼,不需要理由和了解,就只是愛上了它,其實便已足夠。如果喜歡的心情非常強烈,自然會去了解背後的故事,全新的世界便會接續展開。世界上有無數藝術家與作品,不可能全部知道,所以就從簡單看一眼出發即可。他自己也是從單純掛電影海報開始,逐漸心想:「要不要查一下這是誰?為什麼這樣畫?」,到後來開始收藏印刷品與蝕刻畫。
社群的線上策展與個人未來願景
RM是一個非常真誠與喜歡分享的人。他的 Instagram 不像許多流行明星只展現光鮮亮麗,他更多選擇展現平凡日常的一面。自己看到喜歡的東西,不管是展品、書籍、歌曲、可愛小物、動植物、風景等等,都不吝於分享給粉絲。
「其實我在 Instagram 上做的分享,也可以說是一種策展。讓粉絲們可以透過我的IG認識到很多不同的藝術家,甚至包括韓國本地的藝術家。」這樣持續的分享,不是帶著任何政治性或營利性的目的,就是單純地傳達「我喜歡這個,所以想讓更多人看到它。」
而過去這些年,當他正式進入美國主流音樂市場後,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韓國血脈。所以,他接下來最大的個人目標,是計劃將個人身份與喜歡的藝術藏品結合起來,在首爾打造一個個人空間。

照片來源:Big Hit Music
「我想要把一些我很在意的關鍵詞匯聚在一起,比如個性、宇宙性、東方與西方、舊與新......用我的視角來融合它們。因為我不是專業策展人,也不是藝術史學家,所以我覺得我的方式會相對新鮮。我也沒有什麼學術包袱,只是想用一個年輕人的方式,像個藝術界的局外人那樣去展現藝術。」
對他來說,這個空間不僅要讓韓國藝術家感到驕傲,也要讓世界各地來訪的粉絲與大眾,感受到韓國所謂「樸素而不失高雅,華麗卻不流於俗氣」的美與境界。
從訪談中可以發現,RM 與藝術的關係是一步步深化的。從最初單純感受療癒,到開始主動研究、挑選、分享,再到產生建構一個實體推廣空間的計畫。從完全的門外漢與局外人,幾年下來,他已被韓國藝術界公認為推動藝術的一份子。
因此,筆者也想鼓勵那些想嘗試藝術或任何領域的朋友,不必一開始就給自己預設目標和壓力,我們只要踏出第一步就好。一點一滴累積,也許某天回望時,會驚喜發現那些「一時興起」已長成一棵茁壯的大樹了。
即使最後沒有成為「厲害的人」,藝術依然能在某些時刻,提醒我們的生命中那些美與感動,而這本身就已經足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