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靈性關懷?
靈性關懷算是一個比較冷門且模糊的領域,可能原因包括目前看不到商機 (至少收支兩平的營運模式),成果沒有世間可衡量的標準,以及大眾還處於認識與接受「安寧照顧」、「臨終關懷」的理念,此時「靈性關懷」可能只是依附於兩者之下的一個面向 (很多時候則是把這三個搞混)。以下分別擷取不同的幾個單位對靈性關懷的介紹:
安寧照顧基金會「靈性關懷的觀念是跨越宗教的普世特質,例如慈悲、和解以及愛。」張玉仕表示,無論是何種宗教,皆不捨得病人受苦、靈性無所寄託,因此靈性關懷很重要的環節便是接納與傾聽病人的煩惱,藉由建立關係、並同理其感受後,再進一步地引導其找尋並肯定自己的生命意義,與探討死後的歸處。
羅東聖母醫院 有別於社工師和心理師,靈性關懷師提供的是靈性照顧。甚麼是靈性照顧呢?靈性是我們的信念,生存的使命感,活著的意義與價值,是我們與人之間的愛,是對世界的寬恕,還有我們與至高者的關係。
王英偉(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授課時,拋出「何謂靈性照護?」的疑問。文獻查證「靈性照護」有96種以上的定義,各方解釋殊異,但無論定義為何,王英偉署長告訴學員們「做就對了!」,靈性照護應跳脫理論架構,歸自本源,將靈性融入日常關懷、互動,強調實務運用。
👉至於我自己的看法:靈性關懷是在一個人的身/心/靈三層次極度失調,且身體層次(肉體健康) 衰敗到一定程度的狀況下,鼓勵當事人或其親友,給其靈性層次一個說話機會,讓身體和心理聽聽靈魂怎麼說,了解祂 (靈性層面的當事人) 是否有甚麼想表達;當然這是比較詩意的說法,請勿理解成通靈或是催眠 🚫 這兩樣本人都沒有涉獵...
想了解更多或學習靈性關懷?
目前民間有多個團體規劃並開設相關課程,需要學習的範圍其實非常廣泛,在此擷取並整理部分僅供參考,詳情與自己是否適合參與還請聯繫主辦單位。
大悲學苑 https://www.dabei.org.tw/contents/text?id=92
史懷哲宣道會 https://godhope.formosasoft.com/
蓮花基金會 https://www.lotus.org.tw/news

台灣主要靈性關懷學習管道整理
民眾如何申請靈性關懷的資源與服務?
台灣一般民眾(病患或家屬)即使病情未到臨終或末期階段,依然有多元管道得以申請與獲得靈性關懷服務 (以下內容由AI協助彙整):
1. 醫院(院牧部、個案管理、社工部)
多數大型醫院設有院牧部、病患關懷或社工室,針對不同信仰或無宗教傾向者皆設有靈性關懷服務。即使病人並非末期病患,只要有身心靈需求,也可以主動告知主治醫師或護理師,請院方安排靈性關懷師、宗教師或志工團隊提供服務。
2. 民間團體與宗教基金會
像佛教的「大悲學苑」設有靈性關懷諮詢專線,接受病人、家屬及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轉介。團隊能依需求安排諮詢、醫院或居家訪視、電話關懷等。聯絡方式如:(02)2321-6189,或Email洽詢。
蓮花基金會、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天主教健康照護牧靈中心等,也有各自投入社區及醫療院所的靈性關懷志工與師資網絡,非末期病人亦可尋求相關支持。
3. 地方政府及社區單位
例如新竹市政府多年推動「社區靈性關懷員」培訓計畫,強調高齡或身心困難民眾的心理及靈性照顧。若有相關需求,可向社區照顧據點、長照服務窗口等洽詢。
4. 醫療轉介
一般建議可經醫療團隊轉介:將自身或家屬的靈性需求主動反映給照護人員,說明內在困擾、渴求意義或對生命議題的困惑。經專業評估符標準者,即可由醫院或合作志工團體媒合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