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198
1966#66 - If I Were a Carpenter - Bobby Darin
2025-09-29
Bobby Darin 演唱的〈If I Were a Carpenter〉,一首帶著詩意與階級愛情寓意的民謠經典 🎶🔨❤️
🎤 歌手介紹:Bobby Darin
- 出生於 1936 年的紐約,是 1950s–60s 超級多才多藝的歌手,橫跨 搖滾、流行、爵士、民謠與電影配樂。
- 最早以 Splish Splash、Dream Lover 等流行搖滾紅起來。
- 後期轉向民謠與社會議題作品,展現出更深層的創作風格。
- Darin 的聲音兼具浪漫、磁性與情感爆發力,可甜可滄桑,是當年樂壇全能型偶像代表之一。
🌟 關於 If I Were a Carpenter
- 原作:Tim Hardin,1966 年創作,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 Bobby Darin 是第一個將這首歌唱紅的歌手,他的版本在 1966 年推出,登上
Billboard Top 10
。 - 後來被許多大咖翻唱(如 Johnny Cash、The Four Tops、Robert Plant),但 Darin 的版本最經典、最優雅、最感性。
- 這首歌也象徵了 Bobby Darin 音樂風格的轉變——從華麗的娛樂派,走向內斂的民謠詩人路線。

“If I were a carpenter / And you were a lady / Would you marry me anyway? / Would you have my baby?”
- 歌詞用假設語氣問了一連串問題,重點在於:「如果我不是現在的我,而是個平凡木匠,你還會愛我嗎?」
- 每一段都在拋出「愛情是否能超越身份與階級」的哲學思考。
- 歌詞簡單卻深刻,關於真愛、忠誠與自我價值的懷疑與追問。
- 是那種越聽越心酸的歌,像在問愛人,也像在問自己。
🎼 音樂與編曲特色(Bobby Darin 版本)
- 編曲走簡約民謠風(folk-pop),主體是木吉他與輕柔鼓聲。
- 沒有過多編排,但 Darin 的唱法情感濃烈,從平靜到激動,非常有層次。
- 他的詮釋比原唱多一點成熟與戲劇感,更適合廣泛大眾。
- 歌聲中的那種「我不夠好嗎?」的語氣,令人聽完會默默嘆氣。
🎧 推薦聆聽重點
- 🎤 一開頭的歌詞就讓人陷入哲學情緒,非常「一秒入戲」。
- 🎶 副歌 “Save my love through loneliness / Save my love for sorrow” 的轉音特別有渲染力。
- Darin 在最後一段幾乎是帶著顫抖地唱出那些問題,像一場愛情裡的自白或懺悔。
❓是否為原唱?有其他版本嗎?
- ❌ 原唱是 Tim Hardin,走更清淡、民謠詩人風。
- ✅ Bobby Darin 是第一位讓這首歌打入主流市場的翻唱者,也讓這首歌名列他個人代表作之一。
- 📀 其他著名版本:
- Johnny Cash & June Carter:夫妻合唱,深情但帶點鄉村味。
- The Four Tops:靈魂樂風格,節奏較強。
- Robert Plant:搖滾詮釋,更憂鬱、更激烈。
- 不同版本各有千秋,但 Darin 的版本是最經典、最溫柔且張力最足的主流民謠詮釋。
🎯 一句話總結
If I Were a Carpenter 是 Bobby Darin 用聲音問出的一個永恆問題:「你愛的是我,還是我能給你什麼?」聽完會心碎,也會想起自己曾經問過類似的話。
If I Were a Carpenter - YouTube
Lyrics - Bobby Darin - If I Were a Carpenter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