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剎車要設計在方向盤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省道上,非市區,六線道!大家都開得很快!

我想迴轉,路口剛好看到有一段空檔,對向車子應該離我百公尺遠,於是我抓準機會就直接準備迴轉。

『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對向車一直按喇叭,害我車頭過中線的時候直覺的踩了剎車,然後撇一眼。「車呢?哪裡有車?還這麼遠???」然後繼續迴轉。

『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車子絲毫沒有減速,在我迴轉車身擺直前進了一下子後車子從旁邊急速開過去,然後減速!感覺駕駛好像慢下來想問候我?然後又加速走掉。


其實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剎車要設計在方向盤中間?不然為什麼看到前方有車子的時候會一直叭叭叭。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剎車反應這麼慢連續幾十秒的叭叭叭也沒有減下速,要超過我之後才減速。怎麼跟我學的不一樣,我都是看到障礙物減速,越過障礙物之後加速。


在路上常常遇到一些人喜歡穩穩開車,喜歡開內線或佔據車道中間!但一有人超車他就會中邪一樣馬上加速,再超回去繼續穩穩開。

有些人在路上,出巷口不減速也不打方向燈,只要遇到巷口就按喇叭!我真的懷疑剎車設計在方向盤上面,不然出巷口要剎車減速,怎麼會不減速只按喇叭?

有些人在壅擠的會車處,明明互相讓一下,拉鍊式匯入就會很順暢,但是就是死不讓。不讓就算了還一直往前卡,然後自己出不去別人也出不去,大家一起出不去。


我是那種很討厭按喇叭的人!可是缺點就是,養成不按喇叭的習慣,有時候真的遇到緊急狀況,按喇叭的反應會慢好幾拍。


我覺得台灣大部分城市這幾十年來進步都很明顯,但是就是全台灣交通這一塊依樣糟糕。不只用路人素質糟糕,政府規劃的也很糟糕。


我以前一直覺的台南交通規劃很腦殘,不求你越改越好,但是怎麼有辦法越改越爛?雖然這幾年有明顯改善,可是還是有很大進步空間。可是我到嘉義之後又驚訝了!這三小,還好嘉義路霹靂無敵大,所以好像也沒差?然後到彰化之後更驚訝了!這三三小?照著標線開我還以為在玩馬力歐賽車。好險大家好像也沒什麼在照標線開?然後又到台中,又是驚訝!這不是三小,這是陷阱很多!你想照著開,路不熟的話收個幾張罰單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台北,沒辦法評價。因為我到台北不會開車,連號誌我都看不懂。很多地方太複雜了!有生之年覺得交通大好應該很困難,還是期待一下有生之年能看到更完整的大眾運輸系統吧!

在胡扯下去又是一篇偏題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158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有個文章,蠻好的!大意是說你想想,你希望自己五年後能做什麼?反推回來每一個時間點的布局。這不就是熟悉到爛的,短期、中期、長期計畫嗎?這應該是管理職的基礎能力。 不過現實是,在公司規劃上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情,放回自己身上卻窒礙難行。 我以前寫過兩本小說,是我在低潮跟忙碌的時候寫的。中間甚至橫跨了
2025/08/02
有個文章,蠻好的!大意是說你想想,你希望自己五年後能做什麼?反推回來每一個時間點的布局。這不就是熟悉到爛的,短期、中期、長期計畫嗎?這應該是管理職的基礎能力。 不過現實是,在公司規劃上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情,放回自己身上卻窒礙難行。 我以前寫過兩本小說,是我在低潮跟忙碌的時候寫的。中間甚至橫跨了
2025/07/30
我記得我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去面試一間車廠。那時候面試的組長問了我一個蠻專業的問題,他問:沖壓板金時沖頭跟下模的間隙要取多少?我愣了一下,這是一個機械系剛畢業的新人回答得出來的問題嗎?所以我回答了一個很官方的回答:要看材質、厚度。我以為我回答得很棒,結果這個組長竟然不識趣的接著說:SPCC板2.0
2025/07/30
我記得我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去面試一間車廠。那時候面試的組長問了我一個蠻專業的問題,他問:沖壓板金時沖頭跟下模的間隙要取多少?我愣了一下,這是一個機械系剛畢業的新人回答得出來的問題嗎?所以我回答了一個很官方的回答:要看材質、厚度。我以為我回答得很棒,結果這個組長竟然不識趣的接著說:SPCC板2.0
2025/07/29
「你看,第二代了,要漲價了」我指著街口的鹹酥雞說。 雖然是開玩笑,但這可是真切的觀察。有很多鹹酥雞店都是第二代接手,有趣的是這些第二代很多不是年輕人,比較像是三十出頭,去社會打滾幾年,發現不如回家接鹹酥雞攤位的人。 於是這個從小養活小孩的店變成小孩接手,同樣的攤位,原本的孩子變成要養2個老的
2025/07/29
「你看,第二代了,要漲價了」我指著街口的鹹酥雞說。 雖然是開玩笑,但這可是真切的觀察。有很多鹹酥雞店都是第二代接手,有趣的是這些第二代很多不是年輕人,比較像是三十出頭,去社會打滾幾年,發現不如回家接鹹酥雞攤位的人。 於是這個從小養活小孩的店變成小孩接手,同樣的攤位,原本的孩子變成要養2個老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想問問聽眾,請問你們有出過車禍嗎,是什麼時候是開車,騎機車,還是走來路上被車子A了一下呢,幾乎大學生有機車的大概10個人都九個都有遇到車禍,尤其拿到機車以後,大部分都會去夜衝,時速起碼都是70起跳,自然的學校也會公布本月傷亡人數,新聞的報導總是層出不窮,   今天就來講述我騎摩托車出車禍的事情,
Thumbnail
想問問聽眾,請問你們有出過車禍嗎,是什麼時候是開車,騎機車,還是走來路上被車子A了一下呢,幾乎大學生有機車的大概10個人都九個都有遇到車禍,尤其拿到機車以後,大部分都會去夜衝,時速起碼都是70起跳,自然的學校也會公布本月傷亡人數,新聞的報導總是層出不窮,   今天就來講述我騎摩托車出車禍的事情,
Thumbnail
騎著機車,在上班尋常不過的馬路,某一段平面三線道,前後左右難得剛好沒有汽車,連過兩個直線綠燈後發現前方紅燈,稍微放慢了速度,雖然本來就騎不快,突然被長按喇叭,而且有一輛機車從左後方貼近並超車到我前方停下,那位阿伯還一直回頭瞪我,似乎有話想說,但他看到我安全帽右方的行車紀錄器後,就沒下一步動作。
Thumbnail
騎著機車,在上班尋常不過的馬路,某一段平面三線道,前後左右難得剛好沒有汽車,連過兩個直線綠燈後發現前方紅燈,稍微放慢了速度,雖然本來就騎不快,突然被長按喇叭,而且有一輛機車從左後方貼近並超車到我前方停下,那位阿伯還一直回頭瞪我,似乎有話想說,但他看到我安全帽右方的行車紀錄器後,就沒下一步動作。
Thumbnail
於是我戰戰兢兢地坐進駕駛座,那時的車幾乎都是手排車,要踩離合器的那種。爸教我手剎車先放下,然後油門輕輕踩,離合器一點一點地放,我既緊張又興奮,雙手緊握方向盤,油門踩著,但是離合器放的可不好,車子一下子不聽使喚直直地往那鐵門拉下的商家撞上去。
Thumbnail
於是我戰戰兢兢地坐進駕駛座,那時的車幾乎都是手排車,要踩離合器的那種。爸教我手剎車先放下,然後油門輕輕踩,離合器一點一點地放,我既緊張又興奮,雙手緊握方向盤,油門踩著,但是離合器放的可不好,車子一下子不聽使喚直直地往那鐵門拉下的商家撞上去。
Thumbnail
騎車時突然一陣巨大的引擎聲從我近身處高速衝過,那車速應該超過100公里!我都可以感受到風壓掃過左側身!驚了一下定睛後,才看出是一名黑衣男(以下簡稱:黑哥)騎著一輛150的白牌機車正以高速持續往前衝! 可是…前面明明還是「紅燈」他毫不減速是想衝過去嗎?
Thumbnail
騎車時突然一陣巨大的引擎聲從我近身處高速衝過,那車速應該超過100公里!我都可以感受到風壓掃過左側身!驚了一下定睛後,才看出是一名黑衣男(以下簡稱:黑哥)騎著一輛150的白牌機車正以高速持續往前衝! 可是…前面明明還是「紅燈」他毫不減速是想衝過去嗎?
Thumbnail
每天上班下班,忙著接送孩子,面對柴米油鹽的日子裡,突然有天看到一部YouTube影片--北海道騎重機。心想在美麗的景色下,騎著重機悠閒的旅遊,看到美景隨時都可停下來拍拍美照,就這樣~~~我就鼓起勇氣報名新竹的超重機駕訓班!!(結果,老公說北海道騎車只要白牌就可上高速公路,嗚嗚~~不早說)
Thumbnail
每天上班下班,忙著接送孩子,面對柴米油鹽的日子裡,突然有天看到一部YouTube影片--北海道騎重機。心想在美麗的景色下,騎著重機悠閒的旅遊,看到美景隨時都可停下來拍拍美照,就這樣~~~我就鼓起勇氣報名新竹的超重機駕訓班!!(結果,老公說北海道騎車只要白牌就可上高速公路,嗚嗚~~不早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騎機車遇到的意外事件,提到自己的小心翼翼也阻擋不了意外發生,同時分享了受傷後的警惕心得,並強調騎車應更加小心。文中的事故為寫實類型,可以提供給機車駕駛者參考,以警惕慎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騎機車遇到的意外事件,提到自己的小心翼翼也阻擋不了意外發生,同時分享了受傷後的警惕心得,並強調騎車應更加小心。文中的事故為寫實類型,可以提供給機車駕駛者參考,以警惕慎行。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