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衝天的小飛象—從財務數據了解鈊象(3293)的成長動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線上遊戲使用時長的增加、行動支付技術的成熟以及法規逐步鬆綁,全球線上賭博市場(Online Gambling)正迎來高速成長。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的調查,2023 至 2030 年間,該市場預計將以 12% 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持續擴張。

raw-image

線上賭博遊戲涵蓋多種類型,包括體育博彩、真人賭場遊戲(如百家樂、輪盤)、撲克、老虎機等,其中,電子遊戲型博彩(iGaming)正逐步成為市場主流。這類遊戲門檻較低、娛樂性強,且能與社交元素結合,進一步提升用戶黏著度。此外,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實體賭場營運受創,促使大量玩家轉向線上平台。即便疫情趨緩,玩家對線上娛樂的依賴與習慣已然形成,持續為線上賭博市場帶來穩定增長動能。

而鈊象(3293),正是線上賭博領域的專家!

受惠於線上賭博市場的穩定增長,鈊象的營收也跟著水漲船高。近年來也由於IP授權部門成功打入歐洲、東南亞等iGaming盛行的板塊,帶動營收強勁增長。

raw-image

接著我們依照部門類別依序檢視營收組成,發現鈊象的營收分別由商用遊戲機、線上遊戲、授權收入三個部門貢獻。首先,商用遊戲機部門的貢獻最小(大約5%),然近年來因為在大陸區域投放新機種,開始緩步成長;而線上遊戲市場可以由近幾年的營收看出市場趨近飽和,對營收增長貢獻趨緩;鈊象近年的營收增長幾乎全部由授權部門貢獻 (目前約占56%),從2019年開始,成為繼手遊革命後帶動公司增長的第二引擎。若只聚焦於授權部門的營收貢獻,我們驚訝地發現2019~2024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竟高達約64%。鈊象的授權部門採用授權給當地代理商的方式,收取授權金和服務費績。目前在美國地區市佔第一,東南亞地區也在去年開始取得成效,然歐洲區域因為較陌生且有強勁競爭對手,公司仍在努力耕耘,目前正努力爭取英國與加拿大的執照。歐洲地區由於有許多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開放合法賭博,未來若能順利吃下市場,將作為公司未來進一步增長的關鍵!

此外,眼尖的朋友應該會發現,鈊象2017年開始在美國耕耘授權市場,自授權部門在2019年開始貢獻營收後,鈊象整體的毛利率也逐漸從2018年的87.9%爬升至2024年的96.5%。這是得益於海外授權收入的高毛利率特性。所以從以上幾點財務數據我們就能知道做為投資人未來幾年要盯緊授權部門的表現,能不能順利拓展版圖至更多國家會直接影響到盈餘的興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鈊象能成功從台灣前往國際舞台,子公司( TaDa Gaming )能成功打入東南亞與歐美市場功不可沒,也因此打響品牌知名度,變相減少宣傳所需的花費。在財報中我們可以發現營業利益率從自2018年的31.2%狠狠地飛升至2024年的55.8%,這段營業利益率的增長期也剛好對應到公司海外授權部門成長的階段,因此我認為是規模效應帶來的降本增效

raw-image

若將營業費用細分成研發、管理和銷售,並將銷售費用/營收,我們便可證實以上的猜想。2018年的銷售費用/營收=24.6%,而2024年的銷售費用/營收=15.5%,這得益於前述提到的規模效應以及公司利用AI技術能更精準地針對不同類型消費者精準投放廣告,從這個結果我們可以推論公司在營收快速擴張的同時有能力控制營業費用不隨之飛升,彰顯出管理層優異的成本管控能力,進一步幫助獲利提升!

raw-image

鈊象作為台股遊戲開發龍頭之一,未來的成長動能將來自於海外市場拓展、遊戲產品創新及線上博彩市場的持續成長。儘管台灣市場受法規限制,鈊象已成功布局東南亞與歐美市場,其中東南亞市場已開始貢獻營收,而隨著美國部分州陸續開放線上賭博,iGaming 產業發展迅速,鈊象可望透過技術授權與遊戲代理切入該市場。此外,與更多國際線上賭博平台合作,提供遊戲內容與技術支援,有機會進一步提升市場滲透率。在遊戲產品方面,鈊象以豐富的產品線提升用戶黏著度,透過數據分析與 AI 技術應用優化遊戲體驗,並透過多人競技、排行榜、虛擬道具等社交元素強化沉浸式體驗。

鈊象海外布局與創新並進,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若對我分享的內容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IG帳號:

沙發搜股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
2會員
2內容數
成長股挖掘家 幫你整理最新公司法說會、電話會議重要資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整體串流媒體、廣告、雲端等數字服務的收入表現維持增長,特斯拉儲能業務年增翻倍,成為業務成長動能,抵銷汽車收入小幅下滑但季度小幅回升的週期表現,Google雲端業務的營運獲利表現保持高增長,市場維持多頭震盪整理、巨型股仍有多頭突破壓力,影響指數,中小型股相對表現。
Thumbnail
整體串流媒體、廣告、雲端等數字服務的收入表現維持增長,特斯拉儲能業務年增翻倍,成為業務成長動能,抵銷汽車收入小幅下滑但季度小幅回升的週期表現,Google雲端業務的營運獲利表現保持高增長,市場維持多頭震盪整理、巨型股仍有多頭突破壓力,影響指數,中小型股相對表現。
Thumbnail
2024 年雲端與資訊服務業預計全年營收成長趨向 10~15%,競爭激烈。本文從法規與技術演進的影響、技術發展、雲端產業趨勢、哪些產業在雲端預算成長最高等多個方面分析,從中探討台灣企業在產業趨勢下,相應的競爭力與機會。
Thumbnail
2024 年雲端與資訊服務業預計全年營收成長趨向 10~15%,競爭激烈。本文從法規與技術演進的影響、技術發展、雲端產業趨勢、哪些產業在雲端預算成長最高等多個方面分析,從中探討台灣企業在產業趨勢下,相應的競爭力與機會。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 1句摘要: 隨著AI興起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美國科技巨頭的業務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獨角獸公司的繁榮時代已經過去,投資者和新創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和調整。
Thumbnail
📌 1句摘要: 隨著AI興起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美國科技巨頭的業務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獨角獸公司的繁榮時代已經過去,投資者和新創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和調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