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市場上最勁爆的消息,莫過於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媒體上面發表,要求英特爾新任CEO陳立武下台,避免利益衝突。而在此之後,陳立武也罕見發了長文的信件給公眾,表示自己在半導體業已經超過40年,也在美國數十年,熱愛美國,不會做跟美國利益衝突的事。
那麼,為什麼英特爾CEO陳立武會被川普盯上?陳立武過往有做過什麼事情?英特爾是否還會受到美國支持?英特爾是否會更換新的CEO?川普這個舉動是否有任何目的?
我認為,陳立武在過去擔任益華電腦時,雖然有遇到關於的機密問題,後來也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陳立武跟中國甚至是解放軍有任何關係。然而,對於現在美國的敏感神經,找到一個機會,拉抬聲勢,把箭頭指向陳立武。然而,背後想要更換陳立武的動機,或許才是我們值得留意的地方。
首先,先來看看為何陳立武會被川普點名。
1.跟中國關係匪淺。陳立武出身在馬來西亞,後來去新加坡留學,隨後在美國獲得工程學士跟商管碩士,所以對於工程跟商業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金融業工作一陣子之後,陳立武創立了『華登國際』,主要是針對當時趨勢上的產業:半導體,新能源,跟數位媒體。
所以,對於陳立武來說,每個公司都是一個機會跟數字。因此在2004年開始,搭配中國起飛的年代,陳立武投資了不少中國公司,據說至少超過600家,總共超過2億美元。
例如中芯國際,中國電資,陳立武的華登國際都有出資。當然,這些主流的產業當時一定少不了中國政府的資金在其中,因此後來這些公司逐漸坐大。而在擔任益華電腦CEO的時候,2023年因為出售設計工具EDA給中國軍事大學,後續益華電腦被美國政府罰了1.4億美元。
2.跟中國合作有錯?當時,各家公司都想要跟中國做生意,很難有一家CEO會完全拒絕中國。尤其是美國公司,許多美國企業基本上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跟『市佔率』,許多公司的想法是,如果你不賣,對手還是會賣,最後市場就被搶走。
所以不論半導體設備,EDA工具,甚至是現在的AI晶片,基本上如果美國放棄中國市場,只會被別國或是中國搶走。不論是陳立武或是之前輝達遇到的情形都大同小異,如果不賣,將會無法跟董事會交代,如果賣了,就會被美國政府威脅。
最後,這些公司只能透過『說客』來遊說美國政府放寬,達到自己的目標。目前輝達看起來是遊說成功。
3.英特爾派系鬥爭。那麼,陳立武怎麼會在剛接手CEO就受到這個大的挑戰。我認為跟英特爾的派系有關。目前,英特爾裡面分成兩派,一派認為要把晶圓代工分拆賣掉,另外一派認為要繼續維持自身技術,不能分拆。
陳立武屬於繼續維持自身技術,短時間不分拆的路線。然而這個路線會帶來龐大的人事跟投資成本,也有可能會進入大規模裁員。因此,並非所有董事會都贊成這個方式。
加上川普政府打算不再補助『晶片法案』,讓英特爾自己籌錢,或是讓其他公司入股,如:台積電,或是AMD,輝達,亞馬遜這些公司,去分擔英特爾的資金壓力,可以減少美國的財政補貼。
而陳立武的做法是刪減人力跟投資,但是仍然以英特爾主導晶圓代工,這個方式不是川普政府想要的,所以川普的逼宮,我認為不是對於陳立武的過往經驗親中不滿,而是想要調整英特爾的路線。
如果把陳立武換下來,換上另外一位Frank Yeary(英特爾董事會主席),他將會傾向分拆英特爾代工業務,會比較符合川普政府的需求。
隨著陳立武公司信被公開之後,英特爾力挺陳立武,我認為英特爾應該會維持目前的路線,且跟美國政府已經有『意見交換』。短時間川普應該不會在找陳立武麻煩,但是如果英特爾仍然無法在技術上突破,我認為川普卸任前,應該會在一次對英特爾進行分拆或是被入股的施壓。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