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KLA公布財務2025年第四季的財報,財報看起來表現超乎預期,然而,由於禁令關係,對於中國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仍然讓華爾街打上問號。因此,即便財報跟下一季財測都不差,股價並沒有在財報之後大漲。
那麼,KLA的財報表現如何?整體的半導體設備景氣如何?未來下半年的業績會有什麼表現?
我認為,KLA的整體表現不差,也反應了目前不論是晶圓代工跟記憶體都有旺盛的需求。然而,下半年開始,中國的表現以及記憶體的景氣將會是KLA極大的關鍵。我反倒認為晶圓代工的部分會穩定成長,不論在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或是中國的成熟製程,都有一定需求面。從幾個角度來看:
1.財報面。本季的財報來看,年成長24%,來到31.8億美元,季成長也有4%,比現不錯。其中來看,半導體設備的佔比超過90%,相對於上一季89%,又有所提升。代表KLA在先進檢測設備上的需求成長。
另一方面,半導體相關需求以外,第三類半導體或是其他封裝的分析設備,看起來並不是KLA的強項,競爭對手也非常多,季衰退2%,未來,我認為KLA要切入第三類半導體機會應該不大,不單單是技術問題,KLA的『高單價』也會被限制在晶圓代工跟記憶體領域。
2.市場面。以整體市場來看,目前KLA在邏輯部分佔比71%,記憶體只有29%,相對於一些製程設備,KLA著重在檢測相關設備,而檢測設備中,許多記憶體相關的應用,需要的檢測設備數量比邏輯代工少,也導致KLA邏輯佔比極高。
不過,如果跟ASML本季財報相比,其實整體的比例看起來差異不大。ASML在邏輯代工跟記憶體的佔比也是69:31。代表目前記憶體的廠商對於未來的需求前景不明,所以都在觀望中,等到HBM有明顯的成長或是供需改變,記憶體廠商才會進一步拉貨半導體設備。
以區域來分,中國跟台灣目前市佔率來到30%跟27%,可以見得中國成熟製程的晶圓廠逐漸開出產能,市佔率也逐步拉高,影響到KLA的佔比,不過我認為30%的比例還算可接受範圍,是許多大型設備商的基礎佔比。
而日本跟韓國佔比分別為12%跟15%,我認為日本佔比主要來自於台積電熊本廠,此外,目前日本並沒有太多新的工廠,需求面還是集中在台積電的生產。
3.財測預估。KLA預估下一季財報大約落在31.5億美元左右,比上一季稍差1%左右,算是持平,而預計邏輯代工的佔比會增加到75%,也意味著,下半年記憶體的成長相對有限,邏輯代工才是KLA的成長動能。
也代表,接下來AI的需求如果沒有產生差異化,對於記憶體廠區來說應該會進行減產跟減少投資,可以搭配記憶體的報價情況做進一步的比較,如果報價真的有逐漸趨緩或是降價,對於記憶體的景氣可能要多多留意。
4.未來展望。目前KLA的財報不差,整體也透露出邏輯代工的需求仍然強勢,但是記憶體跟其他特殊應用相對弱勢。KLA相對於ASML來說,受到禁令的影響較低,未來出貨到中國的限制影響有限,對於KLA來說是一項利多。
然而,KLA會面臨的問題是中國許多設備廠商持續切入半導體分析設備。相對於製程設備,半導體分析設備反而是比較容易切入跟取代的。未來成熟製程的設備是否會逐步被替換成『中國國產』,我認為機會很大,所以KLA切入28奈米以下的獨佔性就是非常關鍵了,只要能持續在較為先進的製程上提升佔比,KLA的成長還是值得期待,整體情況會比ASML來得更好。
這是我的看法,歡迎跟我分享交流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