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麥的沙龍
首頁
科技搶先報
方案
關於
科技搶先報
22
公開內容
27
私密內容
每個月有至少四篇的產業分析跟深度好文,幫助對科技產業以及投資相關的朋友
獲得一手資訊!錯過機會不再!!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黑麥
2025/03/18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臺積電入股英特爾?地緣政治下的半導體產業大洗牌
本文分析英特爾新任華人CEO陳立武的影響,以及臺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的衝擊。探討此舉對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企業的利弊,並預測未來半導體產業版圖的變遷,特別是對臺灣、韓國、日本等地的影響。
#
晶片
#
台積電
#
美股
1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3/14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ASML北京佈局與中國曝光技術崛起: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ASML提升北京維修中心,顯示中國市場重要性,並可能因應去中化趨勢及美中貿易戰。中國曝光技術進展,ASML維持龍頭地位,但中國國產曝光機可能超越日本廠商,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
美股
#
晶片
#
台積電
喜歡
留言
黑麥
2025/03/11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博通財報佳績帶動AI產業成長,臺廠受惠潛力大
博通(AVGO)第一季財報亮眼,營收及EPS雙雙超出預期,AI相關營收年增77%。本文分析博通的成長動能,包括持續強勢的財報表現、客製化商機及臺廠受惠情況,並預估博通今年EPS可達6美元以上,合理股價可達250美元。
#
台積電
#
晶片
#
電子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3/07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台積電:護國神山要外移?
臺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將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此舉對臺積電、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皆有深遠影響。本文分析此事件的利弊,包含臺積電的策略自主性、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臺灣技術外移及人才流失的風險,臺積電產能過剩的潛在隱憂。同時比較臺積電與三星的策略差異,探討地緣政治角力下產業競爭。
#
晶片
#
半導體
#
財報
喜歡
留言
黑麥
2025/03/04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環球晶:獲利砍半怎麼玩?
環球晶2024年營收年減11.4%,EPS為21.06元,年減約一半,主要受世創股價下跌影響。儘管如此,第四季營收仍創歷史同期第三高。本文分析環球晶未來展望,包含半導體市場不明朗、新事業投入(碳化矽、氮化鎵基板)的挑戰與機會,以及股價投資策略。
#
晶片
#
半導體
#
台積電
1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2/28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輝達財報將至:AI普及化、成本競爭與股價展望
輝達即將公佈財報,市場預期分歧。分析師對AI應用簡化後帶來的商機和DeepSeek導入後低階晶片競爭的影響看法不一。本文分析三點:AI普及化、成本白熱化和週期轉換,探討輝達財報表現、AI發展趨勢及股價走向。作者認為輝達短期表現可能持平,但長期仍具成長空間,需關注中低階晶片競爭和臺灣、中國IC廠的崛起
#
電子
#
半導體
#
台積電
喜歡
留言
黑麥
2025/02/25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碳化矽產業的未來:價格戰、中國崛起與砷化鎵的挑戰
碳化矽基板價格持續走弱,影響車用電子佈局。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崛起,碳化矽材料市佔率提升,導致價格下跌和產能過剩。車用電子大廠轉向砷化鎵元件開發,以應對中國競爭。預計未來將出現碳化矽工廠倒閉潮,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
#
電子
#
半導體
#
台積電
1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2/21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臺積電入股英特爾?深度分析潛在影響與發展預測
本文分析美國川普政府要求臺積電入股英特爾的事件,探討此舉對臺積電、英特爾及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文章從英特爾的困境、臺積電入股的可能性、過往合作案例以及對臺積電的影響等四個角度深入分析,並對事件的後續發展提出預測。
#
美股
#
電子
#
2025年
喜歡
留言
黑麥
2025/02/18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特斯拉:平價自駕與奢華自駕大對決?
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發展,尤其是比亞迪推出搭載『天使之眼』自駕系統的新車,對整個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此舉標誌著中國電動車產業轉向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功能,不再僅依靠價格競爭。此舉也對特斯拉等國際競爭者造成衝擊。本文將從中國自駕系統、電動車壓力、特斯拉股價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四個角度深入分析此現象。
#
美股
#
電子
#
2025年
2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2/14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台積電:關稅戰中如何突圍?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臺積電造成巨大影響。本文分析川普政策用意、對臺積電的影響,以及臺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
美股
#
2025年
#
財報
喜歡
留言
黑麥
2025/02/11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聯發科財報解析:2025年展望與高通競爭分析
聯發科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營收年成長6.5%,毛利率維持48%左右,第一季展望也相當樂觀。本文分析聯發科財報看點、未來挑戰、與高通差異,並探討中國政府補貼政策帶來的影響。雖然切入AI領域尚需時間,但聯發科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及技術領先地位,使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
電子
#
美股
#
2025年
2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2/07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蘋果iPhone 16印尼禁售風波:東南亞招商策略與臺灣科技產業的未來
印尼政府為促進國內經濟發展,試圖吸引蘋果公司投資設廠,但因投資金額與條件談判未果,引發各界對於東南亞國家招商引資策略的討論,以及臺灣科技產業未來發展的關注。
#
電子
#
美股
#
財報
1
留言
黑麥
2025/02/04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DeepSeek橫空出世:挑戰OpenAI,衝擊美國科技巨頭,AI產業新浪潮?
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全新AI訓練模組,成本低於Open AI的ChatGPT,引發美國科技股震盪。本文分析DeepSeek的背景、技術來源、成本效益以及對AI產業和美國科技巨頭的影響,並探討其對AI普及化的促進作用和對晶片產業的衝擊。
#
電子
#
美股
#
財報
1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1/24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力積電供應臺積電AI中介層:短期利多?長期挑戰?
力積電近期因提供臺積電AI中介層而股價大漲,本文分析此事件對力積電未來發展的影響。作者認為,雖然此合作能帶來短期營收改善,但力積電仍面臨技術提升和毛利率等挑戰,長期股價表現仍有待觀察。
#
電子
#
財報
#
半導體
1
留言
黑麥
2025/01/21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沃爾瑪線上線下整合成功:挑戰亞馬遜與好市多的零售巨擘
本文探討沃爾瑪近年來的轉型策略,分析其線上線下整合的成功之處,以及未來在零售業的競爭優勢。沃爾瑪藉由提升產品品質、善用實體店面作為物流中心、發展會員制度和廣告業務,成功拓展線上電商業務,並挑戰亞馬遜和好市多的地位。文章從中產階級的消費趨勢、電商業務的成長的優勢等角度,分析其未來發展前景和股價預測。
#
電子
#
美股
#
財報
1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1/17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電動車:自駕大時代已來臨?
本文探討日本汽車產業在自駕系統領域的發展趨勢,以及其與特斯拉等競爭對手的比較。作者認為,日本車廠近年來在電動車領域的佈局相對保守,但隨著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崛起和市場競爭加劇,日本車廠開始積極投入自駕系統的開發,並與輝達等晶片公司合作。
#
財報
#
電子
#
台積電
2
留言
黑麥
2025/01/14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聯電2023年財報分析:成熟製程龍頭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最近,聯電公佈了今年第四季的財報,第四季的營收為603.9億元,跟第三季差異不大,不過比去年同期到是增加了約莫10%,相對於其他成熟製程的廠商來說,聯電仍然維持得不錯。 全年營收也比2023年增加約莫5%,算是歷史次佳的紀錄。 那麼,聯電在逐漸競爭的成熟製程中,有什麼不可取代之處?有辦法穩固目前
#
晶片
#
美股
#
台積電
22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1/10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特斯拉股價見頂?中國電動車崛起、歐盟政策與自駕車挑戰的衝擊
特斯拉股價近期大幅震盪,本文分析其背後原因,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挑戰,包含中國電動車崛起、特斯拉應對策略、歐盟政策、亞洲車廠競爭以及自駕計程車發展等面向。作者認為特斯拉已來到短期高點,未來股價走向仍需觀察其在自駕計程車領域的表現。
#
美股
#
晶片
#
財報
1
留言
黑麥
2025/01/07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日本三大車廠合併:強強聯手能否重返榮耀?
日本三大車廠本田、日產、三菱合併,預計2026年推出單一品牌,成為全球第三大車廠。本文分析此合併案的優缺點,探討其對日本汽車產業的影響,並點出日本企業合併常面臨的挑戰,例如:合而不併、各自為政等問題。
#
晶片
#
財報
#
美股
19
留言
付費限定
黑麥
2025/01/03
發佈於
科技搶先報
美國晶片霸權:技術領先與盟友合作勝過單純限制中國
美國晶片領先地位面臨挑戰,本文探討維持領先的策略,認為技術研發與盟友合作比單純限制中國更為重要。持續投入技術研發,與臺灣、韓國等盟友分工合作,才能維持長遠競爭力。過度限制中國反而會影響全球產業鏈,損害美國的國際地位。
#
財報
#
美股
#
晶片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