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在7月中旬獲得 FinLab Studio 首批測試資格,經過快一個月的策略開發與驗證,想與大家分享一組表現亮眼的量化選股策略開發心得。
🔗 相關連結: FinLab Studio 平台:https://studio.finlab.tw/waitlist?refCode=I9YUZ8
策略開發歷程
核心構想與實作
- Vibe Coding 開發模式:以 FinLab 官方範例「本益成長比策略」為起點,融合個人近十年實戰交易經驗,挑選相應的財務指標,並採納 AI 建議加入技術面篩選條件,最終達成年化報酬率超過 100% 的驚人表現。
- AI 輔助 策略優化:系統性尋找指標與參數的最佳組合,大幅提升策略開發效率。
- 執行策略:採用營收公佈後再平衡機制,有效降低交易摩擦成本,同時減少日常看盤時間,專注於策略研發工作。
- 風險控管:透過position_limit可以有效降低最大回檔風險
關鍵問題:年化報酬破百是否過擬合?
面對如此亮眼的回測績效,我們必須審慎檢視是否存在過擬合(overfitting)的風險。
風險控制與穩定性驗證
- 風險評估: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此策略最大回撤約 29%(夏普比率2以上),投資人需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
- 分年度績效分析:
- 將策略按年度拆分驗證,發現連續 12 年均能超越大盤表現。
-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5 年空頭市場中逆勢突出,僅落後2020超級量化寬鬆特殊年度的績效。
- 2022年烏俄戰爭&暴力升息、2019年與2024Q3後至今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貿易戰動亂年度依然有穩定表現。
- 僅有 2014 年回測起始年度的績效相對落後。
- 過擬合風險識別:
- 發現 Optuna 優化過程可能存在資訊洩漏風險。
- 即使採用訓練/測試集分離,AI 仍可能獲取全數據集資訊。
- 這可能導致參數過度優化,影響實戰表現。
- 穩健性測試:透過參數搖晃測試,發現報酬率即使下降,也仍保持 50% 以上,最大回撤風險也相應降低,策略具備一定穩健性。
重要提醒
市場環境持續變動,歷史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
此策略仍需要更多樣本外數據進行驗證,我將定期分享月營收換股結果,供同好參考討論。
⚠️ 投資警語
- 本文僅為策略研發分享,非投資建議。
- 附圖量化策略持股若月營收公布後不符篩選條件將自動剔除。
- 請勿直接作為投資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