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 Mech Muse 的讀者們!
想像一下,未來你的家裡不只是有一台掃地機器人,而是多了一位能幫你開門、摺衣服,甚至陪你聊天的「類人夥伴」。聽起來像電影情節?在 1X Technologies 的推動下,這正在加速變成現實。

圖:1X CEO Bernt Øyvind Børnich
從實驗室到客廳:1X 的故事
2014 年,挪威機器人學家 Bernt Øivind Børnich 創辦了 Halodi Robotics(後更名為 1X Technologies)。他的核心理念很單純:機器人要像家人一樣與人類共同生活、學習與互動。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能理解你、照顧你的智慧夥伴。
1X 最初專注於工業與醫療機器人,但在 2022 年全面轉向家用市場,並採取與眾不同的 「家庭優先」策略:先讓機器人進入家庭,再用真實場景的數據訓練 AI。2025 年,他們將全球總部搬到美國矽谷核心地帶——帕羅奧圖,準備加速量產。
機器人陣容:從 EVE 到 NEO Gamma
EVE(2018)
- 輪式人形機器人
- 主要用於物流、安全與醫療場景
- 是 1X 測試操控與感知技術的實驗平台
NEO Beta(2024)
- 雙足設計,高 1.65 公尺、重 30 公斤
- 手部 20 自由度,能舉重 70 公斤
- 外觀柔軟親和,甚至被誤認為真人
- 缺點是續航僅 2–4 小時
NEO Gamma(2025)
- 外衣採針織尼龍,降低接觸傷害
- 「情感耳環」燈光回饋,增強溝通感
- 噪音降低 10 分貝,硬體可靠性提升 10 倍
- 四麥克風 + 三喇叭,支援 360° 音效
- 最大亮點是搭載 Redwood AI
Redwood AI:讓機器人「像人一樣思考」
2025 年 6 月推出的 Redwood AI,是 NEO Gamma 的智慧核心:
- 同時控制全身動作,不再分割行走與手部操作
- 可處理未知物件與雜亂環境,失敗後會自我修正
- 能邊移動邊操控,如拉開重門同時穩住身體
- 支援離線動作執行,降低對雲端依賴
- 與 NVIDIA 合作,結合 GR00T N1 基礎模型強化推理與技能
關鍵里程碑
- 2014:Halodi Robotics 成立
- 2018:EVE 問世
- 2022:更名 1X Technologies,與 OpenAI 合作
- 2023:獲 OpenAI Startup Fund 領投 2,350 萬美元
- 2024:NEO Beta 亮相,並完成 1 億美元 B 輪融資
- 2025:NEO Gamma 發布,Redwood AI 上線,總部遷至美國
- 2028:目標量產 10 萬台以上機器人
前景與挑戰
1X Technologies 的願景是讓數百萬台人形機器人走進普通家庭,從打掃、整理到情感陪伴,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但挑戰依然存在:
- 技術上仍需依賴遠端操作輔助
- 涉及隱私與安全的倫理爭議
- 面對 Tesla Optimus、Figure AI 等巨頭競爭
Mech Muse 的觀察
在眾多人形機器人公司中,1X 最大的差異化是它不只做機器人,而是打造一種新的居家生活方式。
Redwood AI 的出現,讓機器人更自然地融入日常場景——你不用命令它該用左手還是右手,它會自己判斷;不用擔心它面對陌生物件會卡住,它會反覆嘗試直到完成。
科幻中的「機器人夥伴」正悄悄從電影螢幕走下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打開家門迎接你的,不只是家人,還有一位總是樂意幫忙的 NEO。
如果你家能多一位這樣的「類人幫手」,你會想讓它做什麼?留言告訴我吧!